当代中国环境法治的演进及趋势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year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环境政策法律的历史演进,追随着国际环保浪潮,与中国环保事业的发展如影随形,成为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改革开放、融入国际社会历程中,国家在环保领域成长的一个缩影与见证。中国环境立法成就斐然,但实施绩效却捉襟见肘,中国正面临环境问题逼近安全底线的危机。在环境安全日益广受关注的当代,中国环境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注目的焦点,存在被“安全化他者”的高风险性。中国严峻的环境形势表明,尽管中国环保事业立法先行、理念先进,力图避免走上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化老路,但总体上仍然重复了类似的道路。如何辩证看待并客观评价中国环境法治与环保事业发展的成就与不足,进而探求其提升之道,是从源头上化解“中国环境威胁论”,促进中国环保的历史性转型、保障国家环境安全、探求中国特色的环保新路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重大课题。尽管环境安全的概念已深入人心,但同可持续发展、环境正义对环境法的影响程度相比,环境安全对环境法的产生、发展及趋势的影响,尚未得到足够地探讨和重视。环境安全在国际关系领域,具有科学、政治和战略上的多重性质,环境安全是分析环境法治演进及趋势的有价值的概念工具。论文以国际环境规范的生命周期为框架,以环境安全与环境法的演变及趋势为主线,通过国际比较,探究当代中国环境法治建构的历程、特点及不足,从而探索其绩效提升之路径。导论部分概述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框架、结构安排和选题的使用材料来源,以及可能的创新点及其不足。第一章探讨环境安全与环境法治的历史演变及其理论基础。第二章运用建构主义的规范生命周期与规范扩散理论、哥本哈根学派的安全化与去安全化理论、环境法学、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从国内与国际互动沟通两个层面,综合理性选择与社会建构两个方面,将中国环境立法与环境安全的演变历程,融入国际环境法律规范的兴起、普及、内化及进化的四个阶段进行考察和论述。第三章在论述美、日、欧盟、印度、巴西、非洲等国的环境法治与环境安全基础上,将美、日、欧盟的环境法治同中国进行比较,并从上述各国的生态足迹、环境责任和环境资源绩效三方面,展开国际比较,阐述环境安全与环境法治的趋势。第四章从分析环境安全与演进中的国际环境法治着手,探讨环境安全与当今中国环境法治的成就和不足、趋势及转型,并通过对中国参与哥本哈根气候谈判的博弈分析,阐述中国在未来气候谈判中的策略及其展望。结语部分对中国和平发展、环境安全与环境法治进行探讨,阐明实现中国环境安全战略目标的对策措施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研究认为,环境法是客观环境危机与人类主观制度文明应对的产物。环境安全是环境法律规范兴起、普及、内化及进化的根本动力,高绩效的环境法治与环境安全保障同环境质量改善是高度相关的。在全球环境治理中,国际环境法正以一种结构性和嵌入性的方式实现环境保护。自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以来,国际环境法的兴起、普及、内化及进化为中国环境法的开创、成长、发展及完善提供了国际推动力。世界环保潮流的影响势不可挡,但它必须通过中国内部的因素才能发挥作用。顺应国际环保浪潮、积极主动与世界接轨的中国环境法,是中国在国际社会化进程中,积极认知全球环境问题和学习、借鉴国际经验,并应用于国内环保实践,政府自上而下建构的产物。与中国环境法是外发自觉建构、以外促内地生成路径不同,发达国家环境法是内生自发建构的产物,并向外传播、示范和扩散。这充分反映了中国环境法制构建中,国家力量强而社会力量弱的现实。因而,培育公民的环境意识、倡导企业的环境责任,探索保障社会公众民主、有序参与环保的法律渠道,促进法律移植和本土化之间的磨合与建构,实现外来规范与本土规范的兼容与同构,寻求环境、发展与安全之间的平衡与协调,走出“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更高”的环境治理困境,正是提升中国环境法治绩效的根本之道。中国环境法的生成、演进及趋势,伴随着中国逐步融入国际社会,是国家改变自己、参与并影响世界的历程。随着中国崛起、加速融入世界,中国已从国际环境法治的初学者演变为主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全球环境安全的危机状态与中国自身脆弱的资源环境国情,是促进中国环境法治绩效提升并走向历史性转型的外在压力与内生动力。国际环境安全的整体性将推动环境法治的全球性趋同。改革开放以来,尽管面临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以及全球环境危机不断加剧等多重、独特的压力,但中国在人均GDP不到1000美元的水平上,基本保障了国家环境安全,环境法制为经济建设提供了支撑。作为后发工业化的发展中大国,在全球面临环境危机的当代,中国理应承担与自身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相适应的国际责任。中国的环境安全压力远超出其他国家,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当今中国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集中显现。与发达国家相比,如果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在其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解决了本国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安全问题,就是对世界和平发展的最大贡献。北京奥运与上海世博的成功举办,传递着中国绿色发展的理念。在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的生态文明时代,中国国际关系的话语权将与其国内环境法治的历史性转型所产生的国际影响力同步增长。
其他文献
根据医学免疫学的特点和我国教学现状,设计了多种互动式教学方式,提高基础课的教学质量。在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评价问题仍将是影响其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之一。对相应的评价
<正>柴油机由于在动力性、经济性和可靠性方面有着汽油机不可比拟的优势,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随着全球石油资源短缺日益加剧和温室气体(CO2)效应增加,国内外均有轿车柴
生活化教学模式适合中职数学课堂,能给中职数学课堂带来新的生机.要注重教学过程生活化,重视生活化导入;注重教学方法生活化,灵活采用情境教学法和活动教学法;注重教学内容生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路面的凹凸不平和起伏不定都会使车身产生俯仰运动,从而影响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和行驶安全性。为此,本文以半主动悬架为研究对象,先分析了半主动悬架阻尼力的
利用SSR标记技术对47份新疆特早熟玉米自交系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采用非加权平均法(UPGMA)对材料进行聚类分析,将玉米材料进行杂种优势类群的划分与归类。结果表明:利用3
尼莫地平为第二代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是目前脂溶性最强的钙离子拮抗剂,易透过血脑屏障,高度选择性作用于脑血管;故尼莫地平在神经科的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是对蛛网膜下腔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简称FRP)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施工性能好等优越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加固领域。此外,采用FRP加固混凝土结构具
<正>肝脓肿是肝脏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可分为阿米巴性、细菌性、真菌性和包虫性肝脓肿,其中以细菌性肝脓肿最常见,占肝脓肿发病率的80%。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和治疗方法的改进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的汽车市场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国内汽车的保有量不断攀升。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带动了机动车辆保险市场的繁荣。但随着保险主体的不断增加、
<正> 面瘫是临床中常见病、多发病,见于各年龄段,尤其20岁以上多见,学龄前儿童较少,且治疗时因哭闹不配合而难以治疗。笔者自1995~2001年接诊学龄前儿童面瘫11例,采用针刺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