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转录组学的非综合征型唇腭裂产前诊断分子标志物筛选与致病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5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非综合征型唇腭裂(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palate,ns CLP)是一种常见的先天畸形,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畸率,通常是由胚胎发育早期唇腭部融合失败引起的。全球发病率在1‰左右,患儿出生后常伴有进食、语言、听力和牙齿发育等功能障碍,需要进行多次手术治疗。目前,疾病诊断主要依靠孕中晚期胎儿超声检查,而此时畸形已经完全形成,失去最佳干预和治疗时机。而且超声检查结果易受到孕妇肥胖、胎位和医师经验等因素的干扰,使其无法准确诊断。唇腭裂的发生和环境、基因因素以及环境和基因的交互作用均相关。目前有关人类ns CLP的发病机制研究较少。因此早期无创的产前诊断分子标志物筛选和相关致病机制研究尤为重要。本研究对孕有ns CLP胎儿孕妇的血浆、白细胞、血浆来源的外泌体及ns CLP胎儿唇部组织分别进行转录组学分析,旨在筛查出ns CLP相关的产前诊断分子标志物,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研究发病机制,为ns CLP的产前诊断优化和早期治疗干预提供实验依据。研究方法:1、本研究第一部分通过孕妇血浆和血浆来源的外泌体小RNA测序分析结果,联合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和实验验证,对PIWI-interacting RNAs(pi RNAs)和micro RNAs(mi RNAs)作为ns CLP的早期无创产前诊断分子标志物的诊断能力进行探讨。1.1从正在开展中的盛京出生队列项目中纳入研究标本,对血浆来源的外泌体开展转录组学测序分析。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和real-time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 RT-PCR)方法筛选血浆来源的外泌体中的差异表达的pi RNAs。1.2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差异表达的hsa-pi R-009228、hsa-pi R-016659和hsa-pi R-020496作为潜在分子标志物诊断ns CLP的能力。1.3q RT-PCR方法检测hsa-pi R-009228、hsa-pi R-016659和hsa-pi R-020496在正常足月分娩的孕妇产前和产后24h的血浆来源的外泌体中的表达水平,并在同一孕妇不同妊娠阶段的连续8个时间点检测其时空表达规律。1.4 q RT-PCR方法检测以上3个pi RNAs在孕妇血浆、脐带、胎盘、胎儿小腿内侧肌肉和唇部组织中的表达水平。1.5应用q RT-PCR方法和ROC曲线分析以上3个pi RNAs在其他常见出生缺陷疾病(脊柱裂和先心病)中的表达水平和诊断能力。1.6应用q RT-PCR方法和ROC曲线分析检测以上3个pi RNAs在孕早期(15-19周)孕有ns CLP胎儿孕妇血浆来源的外泌体中的表达水平和诊断能力。1.7从正在开展中的盛京出生队列项目中纳入研究标本,对血浆和血浆来源的外泌体开展转录组学测序分析。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差异表达的mi RNAs。1.8 q RT-PCR方法检测Let-7家族中的8个mi RNAs(hsa-let-7a-3p、hsa-let-7a-5p、hsa-let-7c-5p、hsa-let-7d-3p、hsa-let-7d-5p、hsa-let-7e-5p、hsa-let-7f-5p和hsa-mi R-98-5p)在血浆和血浆来源的外泌体中的表达水平。1.9应用ROC曲线分析Let-7家族中的8个mi RNAs作为产前分子标志物诊断ns CLP疾病的能力。2、第二部分通过对ns CLP胎儿和健康胎儿的唇部组织开展转录组学测序分析,验证了EN2、LIN28A、hsa-let-7a-3p、HHIP和GLI2在唇腭裂胎儿唇部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对人口腔角质上皮细胞(Human oral keratinocytes,HOK)增殖作用的影响。探讨了以上基因构成的分子调控网络在调节唇腭裂发生中的作用与机制。2.1应用q 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N2、LIN28A、hsa-let-7a-3p、HHIP和GLI2在胎儿唇部组织中的内源性表达水平。2.2培养HOK细胞和人胚肾细胞(Human embryonic kidney 293T,HEK-293T)。2.3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hsa-let-7a-3p与HHIP的结合作用和结合位点。2.4通过瞬时转染构建hsa-let-7a-3p表达沉默/过表达的HOK细胞系,使用q 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靶基因HHIP和GLI2的变化水平,应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2.5应用免疫共沉淀法实验(Ch IP)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明确EN2和LIN28A启动子区的结合作用和结合位点,之后在HOK细胞中进一步明确EN2能够转录激活LIN28A表达。2.6通过细胞转染方法构建EN2、LIN28A和HHIP稳定表达沉默的HOK细胞系。q RT-PCR实验检测EN2、LIN28A、hsa-let-7a-3p、HHIP和GLI2的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N2、LIN28A、HHIP和GLI2的蛋白表达水平。应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结果:1、孕妇血浆及血浆来源的外泌体中pi RNAs和mi RNAs有望成为诊断ns CLP的产前诊断分子标志物。1.1 hsa-pi R-009228、hsa-pi R-016659和hsa-pi R-020496在孕有ns CLP胎儿的孕妇血浆来源的外泌体中显著低表达。1.2hsa-pi R-009228、hsa-pi R-016659和hsa-pi R-020496在ns CLP的产前诊断中具有较好的诊断能力。1.3以上3个pi RNAs在正常妊娠阶段不同孕周呈规律性变化趋势,孕4-5周表达水平升高,至8-9周唇腭发育期达到顶峰,随后开始降低,直至分娩后。1.4 hsa-pi R-009228和hsa-pi R-020496在孕有ns CLP胎儿的孕妇血浆、脐带、胎盘和唇腭裂胎儿小腿内侧肌肉中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在唇腭裂胎儿唇部组织中显著低表达。hsa-pi R-016659在孕有ns CLP胎儿的孕妇血浆中低表达。1.5 hsa-pi R-009228、hsa-pi R-016659和hsa-pi R-020496在孕有脊柱裂胎儿的孕妇血浆来源的外泌体中显著低表达,具有较好的产前诊断能力。hsa-pi R-009228在孕有先心病的孕妇血浆来源的外泌体中低表达,而hsa-pi R-016659高表达,均具有诊断先心病的能力。1.6相比较于24周左右的孕妇血浆来源的外泌体,hsa-pi R-009228、hsa-pi R-016659和hsa-pi R-020496在孕早期(15-19周)对ns CLP的诊断效果更好。1.7 Let-7家族中的8个mi RNAs(hsa-let-7a-3p、hsa-let-7a-5p、hsa-let-7c-5p、hsa-let-7d-3p、hsa-let-7d-5p、hsa-let-7e-5p、hsa-let-7f-5p和hsa-mi R-98-5p)在孕有ns CLP胎儿的孕妇全血浆和血浆来源的外泌体中均显著低表达。1.8外泌体中差异表达的8个mi RNAs的诊断效率要优于血浆中的诊断效率,其中外泌体中8个mi RNAs的联合诊断分析,ROC曲线下面积为0.992,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3.3%。2、筛选潜在的ns CLP致病基因并构建EN2/LIN28A/hsa-let-7a-3p/HHIP/GLI2调控轴。2.1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潜在的可能致病基因,扩大样本验证后得出,EN2、LIN28A和HHIP基因在病变部位中高表达;而hsa-let-7a-3p和GLI2基因在病变部位中低表达。2.2 HHIP是hsa-let-7a-3p的潜在靶基因,且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存在于HHIP m RNA的3’端非翻译区上的结合位点实现的。2.3当过表达hsa-let-7a-3p时,HHIP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GLI2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促进HOK细胞增殖;当抑制hsa-let-7a-3p时,HHIP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GLI2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抑制HOK细胞增殖。2.4 EN2靶向结合LIN28A启动子区,起到转录激活作用。2.5沉默HHIP后促进GLI2表达,促进HOK细胞增殖。沉默LIN28A解除对hsa-let-7a-3p的抑制表达作用,hsa-let-7a-3p表达升高,HHIP表达水平降低,GLI2表达水平升高,促进HOK细胞增殖。沉默EN2后LIN28A和HHIP表达降低,hsa-let-7a-3p和GLI2表达水平升高,促进HOK细胞增殖。结论:1、外泌体中差异表达的3个pi RNAs(hsa-pi R-009228、hsa-pi R-016659和hsa-pi R-020496)可能具有作为筛查ns CLP和脊柱裂的产前诊断分子标志物的潜力。2、外泌体中差异表达的hsa-pi R-009228和hsa-pi R-016659有望成为筛查先心病的产前诊断分子标志物。3、血浆及血浆来源的外泌体中差异表达的8个mi RNAs(hsa-let-7a-3p、hsa-let-7a-5p、hsa-let-7c-5p、hsa-let-7d-3p、hsa-let-7d-5p、hsa-let-7e-5p、hsa-let-7f-5p和hsa-mi R-98-5p)具有潜力可能作为ns CLP的产前诊断分子标志物。4、HHIP是hsa-let-7a-3p的新靶点,并通过位于HHIP m RNA 3’端非翻译区的结合位点与hsa-let-7a-3p相互作用。5、EN2与LIN28A的启动子区直接结合,促进其转录,发挥抑制HOK细胞增殖的作用。6、EN2/LIN28A/hsa-let-7a-3p/HHIP/GLI2调控通路在唇腭裂发育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不仅为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的产前诊断提供了潜在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分子标志物,而且发现了导致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疾病发生的新的潜在分子机制。
其他文献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由神经元丢失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特点为持续性认知能力下降以及脑功能衰退,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铁、铜、锌等金属离子代谢异常是AD发病中的关键因素,参与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的分泌和沉积。Aβ是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的小分子水解多肽,
目的:CD6分子是一种主要表达在T细胞和部分B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参与调节淋巴细胞发育、选择、激活和分化。两种已知的哺乳动物CD6分子配体CD166和最近发现的CDCP1广泛表达于免疫细胞和其他多种细胞类型,包括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和肿瘤细胞。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CD6及其配体在诸如多发性硬化、银屑病等免疫相关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作用,同时也可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已有多项研究提示除CD166和CD
研究背景及目的:胃癌是世界第五位常见恶性肿瘤,胃癌患者死亡率高,在全球恶性肿瘤死亡率中排第四位。由于胃癌发病隐匿,多数患者一经发现已处于进展期,5年总生存率不到30%。胃癌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参与的多基因、多步骤的进行性疾病恶变过程,其中肠型胃癌是从正常粘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进而演变成胃癌。胃癌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其发生发展与原癌基因的激活和/或肿瘤抑制基因的失
目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是一种慢性胆汁淤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肝内小叶间胆管。PBC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多集中在30-70岁,50岁为发病高峰,以女性居多,男女比例为1:9-10,是女性肝移植最常见的原因。PBC患者常有疲劳和顽固性的全身瘙痒等症状。30%的PBC患者可能发展到失代偿性肝病或死亡。随着自身抗体血清学检测的开展,
目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为主要靶组织的慢性高致残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异常的炎症和免疫反应是RA患者的主要发病机制。细胞因子在驱动滑膜细胞活化导致关节破坏中起关键作用。最近的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34在关节炎患者的滑膜成纤维细胞和滑膜下及内膜层中均有表达,并且与滑膜炎的严重程度显著相关。显著升高的IL-34水平可
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肿瘤之一,每年世界范围内喉癌新发病例为177422例,死亡约94771例。近年来,虽然喉癌的发病率呈现一个逐渐下降的趋势,但喉癌的五年生存率在过去40年明显下降,从66%下降至63%,这在肿瘤疾病当中是比较少见的。另外,据统计约40%的喉癌患者确诊时即是晚期(III期或IV期),甚至伴发转移,严重影响了喉癌患者预后。喉癌发生可能是由于吸烟,饮酒,乳头瘤病毒感染以及接触有害粉尘所引
改革转制以来,面对"全灾种、大应急"的任务需要,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高度重视消防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工作,逐年加大经费投入,大力加快消防科技成果转化进程,推动一批典型科技成果落地。现将9项消防救援队伍应用类成果摘刊于后,以进一步推广成果转化应用。特种消防机器人围绕"高端装备实战化、精尖装备智能化"的目标,瞄准特殊灾害事故场所处置任务需求,
期刊
目的:良性和恶性疾病均可引起胃流出道梗阻,良性疾病包括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术后狭窄等,恶性疾病包括胃癌,十二指肠癌,胰腺癌,胆管癌,壶腹癌等;胃流出道梗阻会导致患者恶心,呕吐和食物摄入不足而导致一般状况不佳。传统的治疗方式包括外科手术和内镜下十二指肠支架,每个治疗都有优点和缺点。手术可以通过腹腔镜或开放手术进行,但是,手术创伤较大,特别是对于患有晚期疾病而导致胃流出道梗阻的恶性肿
研究背景及目的: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是指由于在DNA复制时插入或缺失突变引起的微卫星序列长度改变的现象,常由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系统功能缺陷引起。微卫星状态不同的实体瘤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物响应率方面有显著差异,提示微卫星状态对肿瘤免疫微环境具有重要影响。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目的:髓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恶性脑肿瘤。髓母细胞瘤术后小脑缄默综合症是高发、非一过性和神经环路发病机制不清楚的棘手临床问题。下蚓部切开与小脑缄默综合症的关系已被质疑。既往研究提示齿状核-小脑上脚-大脑皮质束在四脑室周围的节段受损是最可能的病因,但此类纤维束在小脑的起点和在大脑的终点均不清楚,导致出现多种在临床上预防此症发生的策略但最终没有解决问题。小脑缄默综合症中的语言障碍属运动性语言障碍,近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