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费社会下,商品的符号价值代替使用价值成为了重要的消费对象。视觉文化与消费社会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消费社会是滋生视觉文化的温床。当代社会,图像凌驾于文字话语之上,当代文化正脱离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进入到了以图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视觉文化蓬勃发展。在大众传媒的推动下,“萌”的各种图像在虚拟的网络空间爆红,并渗透到现实生活中去,变成了具有特殊意义的“萌”现象,成为了消费社会中人们喜爱与追逐的一种视觉文化奇观。我们所见所闻,“萌”无处不在。本文是为了探究在消费社会的语境下,作为一种视觉文化的“萌”,它的产生背景与符号特点,同时探究大众对“萌”进行符号消费的接受心理,并反思“萌”现象的正反两方面影响。利用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以及对多人的全面访谈,通过文献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为“萌”的视觉现象做一个定性研究。本文的第二章首先对“萌”的产生背景与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消费社会商品符号的泛滥是“萌”的产生基础,大众的休闲欲望则是“萌”产生的根本原因,大众传媒与虚拟空间是“萌”的助推器。第三章则具体分析“萌”的视觉符号特点,通过详实的案例对“萌”的符号呈现方式进行分析,总结出“萌”轻松有趣、幼稚可爱、梦幻浪漫的表层风格与解构性、草根性的深层特性。第三章则利用了访谈案例对“萌”的视觉符号消费进行重点阐述,具体分析了受众在“萌”的消费过程中,视觉欲望的满足、二次元的虚拟想象、身份认同与大众狂欢这四个主要的接受心理。最后,本文回归到理性批判的视角下,承认“萌”对于当代社会发展的意义,肯定了它的情绪调节、社会调整的功能,并重点突出了“萌”作为一种文化经济力的作用,同时对“萌”现象的发展当中出现诸如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问题做出理性的预警与批判。“萌”是新兴的视觉消费热点,是当下人们可供选择的一种新的休闲生活方式,本文的分析将会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大众对于“萌”的视觉消费的热忱与疯狂,为消费社会中的视觉文化现象提供有价值的分析与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