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虾青素是一种非维生素A衍生的脂溶性酮类胡萝卜素,其分子结构中具有特殊的共轭双键和羟基,具有优秀的抗氧化活性。它是迄今为止最强的天然抗氧化剂。虾青素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减缓衰老、抗肿瘤、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糖尿病、减轻炎症、改善运动功能等。在食品、保健品、医药行业均有可观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但是其特殊的结构使其具有生物利用度低且极其被氧化的应用瓶颈。本文致力于使用微纳米技术来改善其应用瓶颈。采用物理混合吸附法制备了虾青素固体自微乳(ASX-SEDDS),研究了不同固体载体对自微乳的影响。复水得到的粒径都在170-180 nm之间,PdI均在0.3以下。体外溶出实验结果表明,载体化后显著提高了虾青素的溶解度并且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对比不同的固体吸附载体可以看出,无水磷酸氢钙较二氧化硅具有更好地缓释效果,吸附的虾青素自微乳还具有更好的长期稳定性,是理想的载体。为了提高虾青素固体自微乳的稳定性,选择向配方中加入保护剂。探究了加入不同保护剂对虾青素固体自微乳的影响,选择了两种不同保护剂大豆粉末磷脂以及酪蛋白酸钠,探究其加入后是否影响虾青素的物理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其对其热力学稳定性、复水性质以及体外溶出和消化特性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加入保护剂后显著提高了虾青素固体自微乳的稳定性,对比两种保护剂,可以看出大豆粉末磷脂的保护作用更好。通过热高压均质法制备虾青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ASX-NLC)。研究了外观形貌,储存·稳定性,体外模拟释放和体外消化的特点。测得其粒径为145.30±1.25 nm,体系的PdI为0.27±0.06。纳米颗粒在水溶液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并且在25℃下28天储存期间内可以保持较稳定的状态和较高的虾青素保留率。包封的虾青素与未包封的虾青素相比,具备更好的长期化学稳定性,其体外模拟释放是一个缓慢且持续的过程。对制备得到的虾青素微纳米载体进行应用层面的初步探究,制备了虾青素固体茶以及虾青素牛奶混合液,结果证明虾青素均能稳定存在其中,为虾青素在功能食品领域的应用做出了贡献。本文开发的两种不同的虾青素微/纳米载体为解决虾青素的应用瓶颈提供了新的思路。为虾青素在功能性食品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更多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