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给我国体育用品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面对发展机遇的中小型体育用品企业,却深受资本匮乏的制约。资金是企业运转的“血液”,具有引导和配置其他资源的重要作用。获取资金是企业经营的前提条件和重要支持系统,企业要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首先面临的是融资问题。在传统融资渠道不畅、内源融资不足的情况下,如何有效解决资金需求,从而满足企业的快速发展成为中小型体育用品企业经营者面临的重要问题。正是基于上述体育用品业的发展背景,本文以中小型体育用品企业融资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法、逻辑分析法、历史研究与比较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一般企业和中小企业融资理论为理论依托,以中小型体育用品企业的融资风险、渠道、障碍为起点,从内源融资、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三个角度揭示了我国中小型体育用品企业融资的现状,从企业自身、金融机构、社会信用体系、政府政策四个方面研究中小型体育用品企业融资的障碍,在借鉴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经验和对李宁公司在不同成长阶段采用不同融资方式分析的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我国中小型体育用品企业融资的对策。企业选择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目的在于解决资金困境,获得最有效的资源配置,实现最佳的委托代理成本和控制权平衡、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融资并不是最终目的。这里必须指出的是,中小型体育用品企业融资受到宏观和微观环境的制约,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尤其是现代企业的融资行为更具艺术性,在具体实践中不仅涉及多方面的知识,而且要根据企业的不同问题具体分析。因此,要将一切融资方法、手段甚至技巧都一一进行探讨并做出科学结论,是十分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能因此打开融资思路并在实践中加以丰富和发展,那本文的目的就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