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异、制度差异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t050410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通过经济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等活动,彼此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更加紧密。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贸易不再只是一个经济现象,它与各种因素:政治、经济、制度、文化、地理都密切相关。当越来越多学者发现当前国际贸易实际总量远远小于经济理论预测的贸易总量时,作为贸易阻力的地理距离对国际贸易流量的影响日渐削弱,国家之间文化因素、制度因素成为对外贸易影响因素研究的新内容。所以在文化交流和制度理解促进国际贸易为主流趋势的当今时代,研究文化差异、制度差异对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影响和作用,对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安全稳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分别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文化差异与国际贸易、制度差异与国际贸易的研究现状。以交易成本理论、需求偏好相似理论为理论基础,论证了文化差异、制度差异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易的作用机理。不同国家或地区间由于道德观念、语言、价值观、教育、社会组织结构等五个方面文化的不同进而影响国际贸易。制度差异更多的侧重于双方产权保护、合约实施、政府效率、法治环境、对腐败的控制方面的不同进而影响国际贸易成本。然后从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量、贸易结构以及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三个角度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现状进行分析。最后构建了新的扩展型贸易引力模型,基于中国与30个主要贸易伙伴(地区)2002年-2014年的贸易流,采用面板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以验证文化差异、制度差异对中国进出口贸易整体的影响作用。针对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分别按照总样本、发达国家(地区)样本、发展中国家样本共6个样本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具体研究结果表明:1.文化差异、制度差异显著阻碍了中国与总体样本国家地区的进出口贸易,且影响程度几乎相当。2.文化差异对中国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出口贸易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对进口贸易的抑制作用却很显著;而制度差异严重影响中国与发达经济体的进出口贸易。3.文化差异阻碍中国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进出口贸易,但作用相对于总体样本而言明显减弱;制度差异对中国与发展中经济体的出口贸易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对进口贸易的作用不显著。
其他文献
长白山是东北亚大陆上唯一的、最高的具有原始高山冻原植被的名山。位于北纬41°23′——42°36′,东径126°55′——129°。这一大片经过多次多处喷火的火山群,在喷火次数最
甲氰菊酯(中文别名:灭扫利)是各种果树、棉花、蔬菜、茶叶等作物的杀虫剂、杀螨剂,具有触杀和驱避作用,还有胃毒作用。甲氰菊酯对人体低毒,但是生猪对甲氰菊酯具有较强敏感性
从传统建筑学入手,探索绿色办公建筑的设计思路,结合设计实践,以夏热冬暖地区(南方地区)为例,概括出一些在实际工程中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法,对设计师在建筑
为找出某养鸭场雏番鸭发病死亡的原因,从病鸭无菌采集肝脏组织,涂擦接种于胰大豆蛋白胨琼脂平板,37℃培养18h后共分离到1种疑似病原菌,经革兰氏染色镜检、培养特性观察,鉴定
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采用“讨论法”,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学生施展各种才能提供了锻炼机会;为教师突破重点、难点,提高教学质量找到了一
【目的】研究高温胁迫下不同棉花品种之间光合性状、产量性状及品质性状的差异,分析高温胁迫对棉花光合特性的影响,筛选耐高温品种,为耐高温品种选育提供理论支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