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这不仅给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带来了很多的困扰,也对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我国正处于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阶段,如何有效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已经成为我国学校体育现阶段工作的当务之急。学校体育工作主要由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共同完成,我国学校体育长期以来一直以体育课为实现其本质功能的主要手段,课外体育活动一直处于从属地位,但从现实情况来看,以体育课为学校体育工作的“主体”无法有效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是中学生在校期间除体育课外唯一锻炼身体的机会,直接关系着中学生的体质健康,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体育活动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运动技能形成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若想有效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则还须依靠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来实现。在已有研究中,我国体育界内对学校体育课在学校体育中的角色定位的研究较多,关于课外体育活动在学校体育中的角色定位的研究较少。国内体育界诸多学者在对课外体育活动在学校体育中的作用的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主要观点有:课外体育活动是常规体育课的延伸或补充;体育“课内外一体化”;“双中心”教学体系等,虽然各种观点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但还都有各自的局限性,没有更好地发挥出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各自的功能,也没有很好地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共同发挥其功能,达到“1+1>2”的效果。基于这种情况下,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在学校体育中的角色定位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因此,笔者以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和逻辑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手段,通过对中学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任务、特点、组织形式及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了解目前中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状况,征求相关专家的意见,结合中学生的特点,将中学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在学校体育中的角色定位为以课外体育活动为学校体育的“主体”,体育课为学校体育的“主导”。强调课外体育活动在学校体育中的主体地位,转变人们理念,进而促进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提高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