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功能语法指导下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_h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动机和目的 作者对语篇理解的影响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语篇来实现的。语篇是传达作者情感、经历、思想的载体;读者对语篇的理解是一种还原创作的过程。他需要沿着与作者相反的方向去还原作者的思想,进而还原作者曾经历的事态。他首先要解码语言的字面意义,然后推断其思想,再欣赏、体会作者原初经历的事态。因而在语篇理解的三方(作者、语篇和读者)互动模式中,语篇的文体特征、结构、句子排列顺序等一方面帮助作者实现他的表达,另一方面制约着读者的理解。因此,对语篇的模式和规律性等分析能帮助读者有效地理解语篇。所以,我们有必要在阅读教学中建立一种语篇分析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对语篇的理解。 二.主旨 我们知道,语言教学理论派别按其理论基础可分为两大派别:以社会学为基础的教学理论,如交际法、情景法、概念法等;以心理学为基础的教学理论,如视听法、暗示法、沉默法、商讨法等。这些语言教学法都未能得到广泛推广,甚至有些在流行一段时间后便销声匿迹。究其原因,与它们片面地突出语言的某一层次不无关系。 系统功能语法认为,语言的各层次之间存在着“体现”关系,即对语义层的选择体现于对词汇语法层的选择,对词汇语法层的选择又体现于对音系层的选择。即意义体现于形式,形式体现于实体。在层次间体现关系这个思想中,体现过程的自由变异对阅读教学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三.研究方法 在比较传统语法和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之后,本文根据功能语法自身的特点,指出将其应用于阅读教学的优势,并且用大学英语中的实例进行分析,印证这种阅读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四.结论 由于传统语法是概念成分与形式成分的混合物。这就往往会导致这两者之间的不一致或不连贯。不合乎语法的句子固然很难传达意义。但合乎语法的句子不一定合乎常识。而系统功能语法更注意寻求逻辑上前后一致的框架,以便对具体的语言进行充分的描写,可以用作教学语法。 我们如以系统功能语法的基本思想为指导,从系统、层次、元功能、近似的或盖然的思想等方面对语篇进行语法分析和篇章分析,往往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对于英语中的语言变异和搭配现象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分别都有较多的讨论,但是对变异和搭配结合起来,也就是变异的搭配进行的研究却不多见。本文试图对变异的搭配这一英语中常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