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央及地方政府一直关注“三农”,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扶持力度一直在加大,通过出台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法规保障农民实现增收。山东省临清市是一个农业大县,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收入能否持续、稳定、快速增加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及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此文以山东省临清市全体农民收入来源作为调查分析对象,旨在统计调查临清市农民收入及其来源构成,探索农民增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为提高农民收入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本文采用文献法、访谈法、实地观察及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临清市农民收入来源进行研究。依据临清市住建局做出的城市总体规划,选取有代表性的乡镇作为样本,用来估计总体的收入来源特征。通过时序分析、来源渠道及主要乡镇三个角度对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发现从2000年到2013年,临清市农村居民纯收入从2050元增长到9946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2.9%,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3年农民收入中50%来自于工资性收入,农民整体收入中的45%来自于家庭经营性收入,而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之和所占比重仅为5%;而在六个主要乡镇中,烟店和康庄农民收入水平高于其他乡镇,老赵庄和金赫庄农民收入水平居中,刘亥子和八岔路农民收入水平低于其他乡镇。虽然现阶段临清市农民整体收入不断增加,但是从来源渠道的角度讲,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工资性收入的稳定性不高、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增速缓慢、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低,而其制约因素主要包含四个方面,一是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制约家庭经营性收入,二是外出务工者缺乏职业技能制约工资性收入,三是土地流转进程缓慢制约财产性收入,四是支农惠农政策不完善制约转移性收入。针对以上制约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即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家庭经营性收入;加强外出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增加工资性收入;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增加财产性收入;优化支农惠农政策,增加转移性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