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建设用地日益减少与相关政策的严格管控,合理有序地开发地下空间已成为城市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然而,当前地下空间环境在通风采光等方面存在诸多弊端,为得以改善,地面突出物涌出地面。规模庞大的西安市幸福林带开发了大面积的地下公共空间,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密集的地面突出物随之而来,它们不但占用绿地面积,而且对景观布局形成一定程度的制约,对幸福林带整个园林景观的环境气氛、观感和局部生态产生了较大的消极影响。基于上述背景,本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即是幸福林带中的地下公共空间地面突出物在满足自身功能的前提下,如何最小化干预景观布局,如何与地面景观协调与融合。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景观设计学理论、景观形态学理论等相关理论以及相关规范与标准为指导,结合相关文献和实例调研,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研究:第一,分析了地下公共空间地面突出物产生的原因、类型以及对景观的影响。第二,通过现状调研与社会调查,分析了幸福林带地下公共空间地面突出物的总体特征以及垂直交通、地下采光和通风排烟三种类型地面突出物的现状,总结归纳出幸福林带地下公共空间地面突出物当前的五大问题:一是密集的地面突出物制约景观布局,景观连续性难以保持;二是大量的地面突出物占用绿地面积,景观绿量被动性降低;三是地面突出物的分布形态错综各异,缺少多样化处理方式;四是地面突出物的形式与功能平衡较差,立面设计缺乏美感;五是各个专业间相互协调与统筹较差,景观整体性受到限制。第三,明确了地下公共空间地面突出物景观设计的原则,针对地下公共空间地面突出物的现状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策略:其一,增强美感——对设计相关因素认知与运用。其二,优化布局——同各要素整合,一体化设计。其三,融入环境——划分类型,采取多样化手法:将幸福林带地下公共空间地面突出物划分为单体与群体两种类型。单体设计手法提出了隐藏与暴露两种设计思路,单体隐藏设计手法包括结合景观要素、立面美化和水雾掩饰;单体暴露设计手法包括结合艺术造型和成为艺术小品;群体设计手法包括合并共用、设计母题和共构设计等等。最后,将幸福林带地下公共空间地面突出物景观设计策略应用于实践。通过本文的研究,总结了地下公共空间地面突出物的类型及其特性,提出了幸福林带地下公共空间地面突出物景观设计的五大设计原则和三大设计策略,明确了地下公共空间地面突出物景观设计的三类相关因素,并对幸福林带地下公共空间地面突出物景观设计提出了7类(15种)设计手法,解决了幸福林带地下公共空间地面突出物景观设计的难题,并对今后地面突出物的景观设计研究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