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语段理论框架下,对名词性词组中形容词的句法进行分析研究。文章旨在研究形容词的几个经典问题,包括形容词的分类,句法地位,以及名词性词组中形容词在语段理论下的推导。本文认同Scott(2002)的研究,认为形容词是与其语义相对应的功能词的标志语。同时,基于Cinque(1995)的研究,文中将名词性词组中的形容词分成三类,分别是主题形容词、属性形容词和谓语形容词。主题形容词和属性形容词的基本位置均在名词之前,而谓语形容词的基本位置在名词和补语之后。主题形容词充当名词的标志语,属性形容词充当与其语义相对应的功能词的标志语,谓语形容词是谓语功能词的标志语。在生成语法近期的理论发展阶段,人们已经认识到了分句和名词短语之间的平行关系。Svenonius(2003)认为,QP和nP是名词短语里的两个语段。在Svenonius(2003)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支持DP和nP是名词短语中的两个语段这一主张。同时,与分句相对应,名词词组中的功能词应该得到进一步的研究。本文设想:与属性形容词语义想对应的功能词,存在于名词性词组之中,位于名词之前,限定词之后;功能词FagrN存在于名词性词组之中,并且会触发名词的左向移动;功能词Fpred也存在于名词性词组中,充当谓语形容词的中心语;名词性词组中,功能词的模式为Op*--[D—K—Num*--[n—Fadj1—FagrN—Fadj2—N—Fpred.本文认同Cinque(1995)的观点,认为在不同语言的名词性词组中,名词的左向移动,是解释形容词不同表层位置的原因。本文指出,普遍特征F存在于功能词FagrN中,在不同的语言中,普遍特征F有不同的参数表现形式。在某种语言中,如果特征F在中心语FagrN中,是一个强特征,其特征F将会触发名词的左向移动。然而,如果特征F在中心语FagrN中,是一个弱特征,特征F则不能触发名词的左向移动。最后,本文对汉语和其他几种语言进行分析,以期能在语段框架下,对名词性词组中的形容词做初步的探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然而,生成语法终究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在有限的篇幅中,仍有许多问题没有能够涉及或解决,还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