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的中国面临着严重失业问题的挑战。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经济全球化的三重冲击下,中国的就业与失业问题成为进入21世纪后的最大挑战,堪称世界最大的就业战争。我国就业形势严峻,主要表现在: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速度加快形成叠加,新成长的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而在如此高速发展的社会中,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地表现了出来。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欧洲长期遭受高失业困扰。有鉴于此,欧洲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探索制度性的解决方案。其中一个核心内容就是通过教育与培训体系的现代化并强化与工作之间的联系来解决“技能缺口”。从而对于就业压力有了很大缓解。考虑到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与就业政策的现实,欧洲的做法应该有不小的借鉴意义。而职业教育是一种培养从事生产、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员、管理人员和其他熟练劳动者的教育形式。与学科教育、普通教育不同,职业教育既具有教育性又具有职业性特点,其目的不仅是传授学科或专业知识,而且要形成学生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或职业技能。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掌握理论知识,而且是以能干什么或会干什么为特点的。这种特点决定了职业教育是解决结构性失业的重要途径,甚至是唯一有效的途径。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引入欧洲实际的例证,并结合我国的实际,论证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从而缓解我国巨大的就业压力,并把我国庞大的人口资源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的可行性。文章第二章对就业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对失业的概念、不同失业理论以及失业类型的划分进行了界定和介绍。论文的第三章引入了欧洲失业模型,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缓解就业压力。论文的第四章具体分析了我国就业所面临的巨大压力,介绍了目前我国主要的失业类型的表现以及造成不同种类失业的原因。最后一章主要论证职业教育对于解决我国面临的就业问题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发展职业教育促进我国的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