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菊花(Dendranthema×grandiflora)是菊科菊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有1600年的栽培历史。本论文以切花菊品种‘日本黄’和‘神马’为试验材料,进行了继代组织培养、叶盘再生体系建立、玻璃化苗的生理生化特性、玻璃化现象的控制、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等5个方面的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以‘日本黄’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继代培养,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 6-BA 0.3 mg/L + NAA 0.1 mg/L +蔗糖30 g/L +琼脂7.5 g/L,增殖倍数为5.30。以品种‘神马’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继代培养,最佳培养基为MS+ 6-BA 1.5 mg/L + NAA 0.5 mg/L +蔗糖30 g/L +琼脂7.5 g/L,增殖倍数为5.33。2.把‘日本黄’叶片切成0.8 cm×0.8 cm的叶盘,以叶盘为外植体进行再生体系的建立,培养基最佳配方为:MS+ 6-BA 2 mg/L + NAA 0.5 mg/L +蔗糖30 g/L +琼脂7.5 g/L,再生频率为35.0%。把‘神马’菊花叶片切成0.8 cm×0.8 cm的叶盘,进行再生体系的建立,再生培养基配方为MS+ 6-BA 2 mg/L + NAA 0.1 mg/L +蔗糖30 g/L +琼脂7.5 g/L,再生频率为61.7%。3.通过对‘日本黄’玻璃化苗和正常苗生理生化方面的比较研究,发现菊花玻璃化苗的组织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高于正常苗,叶绿素a、叶绿素b、蔗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正常苗。研究结果表明玻璃化苗出现了水分代谢不畅、蛋白质合成受阻、蔗糖的吸收与运输异常的现象。4.以琼脂含量、蔗糖含量、活性炭含量、封口材料为因素设计正交试验,对‘日本黄’的玻璃化进行控制研究。结果表明:琼脂浓度、蔗糖浓度、活性炭含量对‘日本黄’的增殖、玻璃化率的降低有显著影响;带有滤孔的封口膜可以显著降低‘日本黄’试管苗的玻璃化率,对‘日本黄’的增殖没有显著影响。‘日本黄’玻璃化控制的最佳培养基为MS+ 6-BA 0.3 mg/L + NAA 0.1 mg/L +琼脂10 g/L +蔗糖35 g/L +活性炭1 g/L +封口膜。5.在‘日本黄’再生体系建立的基础上,利用农杆菌介导对‘日本黄’叶盘进行了预培养时间、共培养时间、Km选择压、Cef抑菌浓度4个方面的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叶盘在再生培养基上最佳预培养时间为24 h,与农杆菌的共培养间为2 d,卡那霉素筛选压为30.0 mg/L,Cef抑菌浓度为400.0 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