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手足口病(HFMD)是儿童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多种免疫细胞的功能改变相关。γδT细胞是一种天然免疫细胞,尽管已有报道显示γδT细胞在一些病毒感染性疾病中起重要作用,但目前其在HFMD中的变化及作用还不清楚。本研究拟通过检测HFMD患儿外周血中γδT细胞的表型与功能的变化,分析γδT细胞在HFMD发病中的意义。材料与方法:1.受试对象:共纳入HFMD患儿83例,其中66例患儿用于横向研究(与健康对照(HCs)比较),17例患儿用于纵向研究(自身急性期与恢复期比较)。按照临床表现或肠道病毒(EV)71 RNA检测结果将患儿分为普通型与重症型组或EV71-与EV71+组。重症型患儿进一步细分为EV71-重症型与EV71+重症型组。同时纳入健康对照儿童26例。2.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总γδT细胞及其亚群的比例,包括Vδ1T、Vδ2T、幼稚型γδT(CD45RA~+CD27~+,γδTna?ve)、中央记忆型γδT(CD45RA~-CD27~+,γδTcm)、效应记忆型γδT(CD45RA~-CD27~-,γδTem)、效应型γδT(CD45RA~+CD27~-,γδTeff),以及产生细胞因子的γδT细胞(干扰素(IFN)-γ~+γδT,肿瘤坏死因子(TNF)-α~+γδT,CD107a~+γδT和颗粒酶(Granzyme)B~+γδT细胞)。3.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炎性细胞因子(IFN-γ、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及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的水平。4.用软件SPSS23.0统计分析γδT细胞的表型与功能在各组HFMD患儿与HCs之间或患儿急性期与恢复期之间的差异,同时分析γδT细胞及其亚群与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临床资料分析结果显示,重症型或EV71+的HFMD患儿白细胞(WBC)和中性粒细胞(N)计数均显著高于HCs,而前白蛋白(PA)水平显著低于HCs。2.γδT细胞及其亚群在HFMD患儿中的变化:2.1总γδT细胞比例在HCs和HFMD患儿间没有显著性差异。除了EV71-重症型组,各组HFMD患儿外周γδTeff细胞比例较HCs显著升高,而γδTcm细胞比例较HCs显著降低。2.2与HCs相比,重症型HFMD患儿的Vδ1T、γδTeff、IFN-γ~+γδT及TNF-α~+γδT细胞比例显著增加,而Vδ2T、γδTcm及Granzyme B~+γδT细胞比例明显减少。在EV71+的重症型HFMD患儿中,也呈现出较HCs显著升高的γδTeff、IFN-γ~+γδT和TNF-α~+γδT细胞。2.3与急性期相比,患儿恢复期的Vδ1T和γδTeff细胞比例显著下降,并恢复至相对正常水平。3.血浆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表达:重症型HFMD患儿,尤其是EV71-的重症型HFMD患儿的血浆细胞因子IFN-γ、TNF-α、IL-6及趋化因子MCP-1水平显著高于HCs。4.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HFMD患儿中,IFN-γ~+γδT及TNF-α~+γδT细胞分别与γδTem和γδTeff细胞比例呈正相关,而与γδTcm细胞比例呈负相关。同时,Vδ1T细胞比例与WBC计数、IFN-γ~+γδT或TNF-α~+γδT细胞比例与N计数、TNF-α~+γδT细胞比例与PCT浓度均呈正相关,而Vδ2T细胞比例与WBC和N计数呈负相关。结论:重症型HFMD患儿外周Vδ1T和γδTeff细胞比例增加,胞内细胞因子产生增强,且与临床炎症参数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性,提示γδT细胞的Vδ1T及效应细胞亚群可能参与重症型HFMD的发生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