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在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过程中化学农药大量使用后,不但污染环境,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而且灰飞虱传毒很快,水稻一旦染毒,就无特效药抑制病害症状的显现,本文运用水稻条纹病毒基因组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RNAi技术,在构建对条纹病毒基因组干扰效率最佳的片断载体并生成基因疫苗的基础上,选用两种渗透剂,通过浸种和喷雾技术使疫苗渗入稻株体内,有效地降解了RSV的CP、SP基因,从而抑制了RSV的表达和条纹叶枯病的发生。通过疫苗浸种,结果表明,两种渗透剂A、B的添加浓度只要不高于3‰,就不会对水稻种子的发芽和出苗造成显著影响;在渗透剂的作用下,生物疫苗能进入稻种并进入植株体内,疫苗在稻株体内的残留期可维持15天以上;通过浸种,对RSV和条纹叶枯病的持效期在15天以上,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控制效果可达55%。综合各检测结果:渗透剂A在疫苗中的添加浓度为1‰时是浸种防治条纹叶枯病的最佳处理。在疫苗喷雾研究中,添加适量浓度渗透剂的疫苗通过喷雾后也能进入植株体内,喷雾1次的残留期至少保持10天,且疫苗的检出率与渗透剂的添加浓度具相关性;通过喷雾,可有效地降低RSV在水稻体内的相对表达量,3次喷雾的持效期在20天之上;其中渗透剂A添加5‰到疫苗中,对条纹叶枯病的控制效果可达70%。综合各检测结果,表明在疫苗中添加5‰渗透剂A是喷雾防治条纹叶枯病的最佳处理。在疫苗浸种结合喷雾研究中,在水稻苗期用疫苗浸种能对条纹叶枯病有较好的控制作用,苗后20天作用效果仍明显;水稻移栽至大田后再进行疫苗喷雾,能进一步控制条纹叶枯病的发病,其持效期在10天之上;研究结果指出,通过疫苗浸种+喷雾的方式能有效地降解RSV并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其持效期在30天之上,且在疫苗中添加渗透剂A,其浸种浓度1‰和喷雾浓度5‰是浸种+喷雾的最佳处理组合。比较生物疫苗进入稻株体内的几种作用方式,发现防治条纹叶枯病的效果由好到次依次为:浸种+喷雾>浸种>喷雾。将生物疫苗与农药防治相比较,结果显示:2个浸种+喷雾处理(A2浸种+A5喷雾、A2浸种+B5喷雾)和2个浸种处理(A1浸种、A2浸种)的三次RSV相对表达量的检测结果均低于锐劲特杀虫剂处理,3个浸种+喷雾处理(A1浸种+A5喷雾、A1浸种+B5喷雾、A2浸种+B5喷雾)、1个浸种处理(A2浸种)以及1个喷雾处理(A5喷雾)的条纹叶枯病发病率均低于锐劲特杀虫剂处理。这说明疫苗浸种+喷雾能够达到与农药相当的防治效果,可以作为防治条纹叶枯病的一种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