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以来,我国企业高杠杆运行的现象普遍存在,杠杆过高导致企业财务风险增加,盈利能力下降,严重可致企业破产。为此,2015年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去杠杆”。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最新数据显示,我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在2016、2017和2018连续三年不断下降,去杠杆已初见成效。为了更好地推进去杠杆,2018年4月我国再次提出结构性去杠杆。目前公司经营的目标已由追求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转变为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公司资本结构,尤其是杠杆决定着公司的经营风险和绩效,是影响企业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财政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决定着公司经营的外部环境,影响着企业的微观行为,进而影响企业的资本结构、杠杆率与价值。基于上述分析,研究财政政策对去杠杆与企业价值关系的影响,对探寻企业去杠杆及提高企业价值的有效路径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杠杆率较高的钢铁行业为研究对象对财政政策对去杠杆与企业价值关系的影响进行研究。首先对我国钢铁行业去杠杆现状进行分析;然后以资本结构相关理论和财政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为基础,分析去杠杆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财政政策不确定性、不同财政政策以及积极财政政策不同方式对去杠杆和企业价值关系的调节作用,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假设,构建计量模型,通过实证分析验证假设的正确性;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得出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并且在政府和企业两个视角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以2009—2018年沪深A股钢铁行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衡量企业价值作为被解释变量,以资产负债率作为解释变量,最终实证结果表明:去杠杆可以有效提升钢铁企业的价值,并且财政政策对去杠杆和企业价值的关系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其中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财政政策不确定性较强时更有利于钢铁行业去杠杆,进而提升企业价值。此外,实证结果还表明税负结构中降低企业所得税对去杠杆和企业价值的调节作用更显著,并且存在低于现行企业所得税税率的最优税率,既能保障国家财政收入又能促进企业去杠杆。财政支出结构对钢铁企业去杠杆和企业价值的调节作用会因产权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其中购买性支出对国有企业的调节作用更显著,而转移性支出对非国有企业的调节作用更显著。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财政政策纳入去杠杆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分析框架,以财政政策作为调节变量,研究财政政策对去杠杆与企业价值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现有宏观经济政策对企业微观行为的研究,而且可以为国家在选择对企业更有利的财政政策以及企业如何以财政政策为导向去杠杆提供合理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