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相干柱偏振矢量光束的表征、传输及应用基础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icefire8707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柱偏振矢量光束由于其独特的紧聚焦特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研究。该种光束在光束俘获,激光制造,暗场成像,数据存储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了得到特殊的紧聚焦光斑,通常需要对入射的柱偏振矢量光束进行振幅和位相的调控。  在某些领域中,例如材料热处理,惯性约束核聚变的靶面辐射等情形下,我们需要降低激光的相干性,使得光斑能量分布更加均匀化。此外,在激光大气光通讯中,低相干性的激光受大气湍流的影响也较完全相干光要小。目前对于部分相干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均匀偏振的光束,很少有人研究部分相干的柱偏振矢量光束。  本论文主要对柱偏振矢量光束的相干性进行调控,在完全相干的柱偏振矢量光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部分相干柱偏振矢量光束的理论模型,并研究了部分相干柱偏振矢量光束的傍轴与非傍轴传输特性。提出了产生部分相干柱偏振矢量光束的实验方案。并研究了部分相干角向偏振光通过高数值孔径透镜后的聚焦特性,研究了紧聚焦后的光束对瑞利微粒的辐射力,讨论了光束相干性对瑞利微粒俘获的影响。另外还研究了柱偏振矢量脉冲光束经过紧聚焦后对瑞利微粒的辐射力。  在第一章中介绍了柱偏振矢量光束、部分相干光束和光镊的研究背景,同时介绍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在第二章中介绍了激光的传输理论和通过高数值孔径透镜后的标量和矢量紧聚焦理论。  在第三章中,我们提出了部分相干柱偏振矢量光束的理论模型,并且研究了部分相干柱偏振矢量光束的傍轴传输特性。结果表明,在传输过程中,部分相干的柱偏振矢量光束与完全相干情形很不一样。通过调控柱偏振矢量光束的相干性,我们可以控制其光斑形状和偏振结构。  在第四章中,我们推导了非傍轴的部分相干柱偏振矢量光束在自由空间中传输的解析表达式。我们的数值结果显示,当光束的腰斑尺寸远大于光束波长时,利用非傍轴的传输公式所得结果与利用傍轴公式的结果基本吻合。而当光束的腰斑尺寸小到可以与波长相比拟时,两者之间就会出现很大的不同。通过改变光束的初始相干性,我们可以调控非傍轴部分相干柱偏振矢量光束的传输特性。另外,我们也推导了部分相干柱偏振矢量光束的傍轴度的解析表达式。结果显示,部分相干柱偏振矢量光束的傍轴度主要与光束的腰斑尺寸、初始相干性和光束的阶数有关。  在第五章中,我们在实验上产生了部分相干柱偏振矢量光束,并且研究了不同相干性的柱偏振矢量光束经过薄透镜后的聚焦特性。我们的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能够很好的符合。  在第六章中,我们推导了部分相干角向偏振光束通过高数值孔径透镜紧聚焦后在焦点附近的光场表达式,并对光束的初始相干性对聚焦特性的影响作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入射的角向偏振光束的相干性,可以实现对聚焦光斑的整形。另外我们还研究了紧聚焦后的部分相干角向偏振光对瑞利微粒的辐射力,可以发现,通过改变光束的初始相干性,我们可以俘获折射率比周围介质大或者小的瑞利微粒。  在第七章中,我们研究了紧聚焦后的柱偏振矢量脉冲光束对瑞利微粒的辐射力。我们发现辐射力随着脉冲宽度的减小而迅速增大,径向偏振脉冲光束可以同时在横向和纵向稳定地俘获住微粒,而角向偏振光则能在横向稳定地俘获微粒。当脉宽很小时,线偏振脉冲光束对微粒的辐射力与柱偏振矢量脉冲光束情形很不一样,它可以用来纵向加速微粒。  在第八章中我们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其他文献
二维纳米材料由于在光电器件方面优越的性能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针对二维纳米材料石墨烯零带隙无法构筑高开关比晶体管和光电器件这一问题,探索具有较大带隙的二维纳米材料
在溶液中,溶质-溶剂间弱的相互作用对复杂分子体系光化学行为影响很大,尤其是分子间氢键。然而分子间氢键是怎样影响光化学行为的呢?这就需要研究者去探究电子激发态的氢键动力学行为在光化学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在氢键体系中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的辐射失活过程。所以,研究溶液中氢键体系的激发态性质是我们的核心问题。本文采用量子化学计算的方法研究了NMF-(H2O)2,3和MDMAB-(H2O)n(n=1,2,3)
石墨烯拥有众多优异的物理化学特性,比如高载流子迁移率、很强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等,使在在众多领域都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同时石墨烯的自旋-轨道耦合和超精细相
单词是构成句子的最基本要素,犹如盖高楼大厦的砖块,单词掌握得不好,更不要提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了。如何进行单词的教学呢?死记硬背是不长久的,巧记、乐记、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