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是一种危害作物和蔬菜的世界性的重要的植物病原菌。核盘菌可以广泛地侵染很多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目前对菌核病的防治主要依靠化学农药,然而化学防治不仅成本高、污染环境,而且防效也不理想;同时,食品的安全性也受到严重影响。随着生物防治的研究与应用受到广泛的重视,需要探索新的技术手段更深入的探究核盘菌侵染机制,进而为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所以本论文利用来自构巢曲霉(Aspergillus nidulans)的启动子(PtrpC)、终止子(TrpC)、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克隆载体(pUC18)和表达载体基本框架(质粒pCSN43)成功构建了用于PEG介导的丝状真菌原生质体转化的表达载体pPGT,该载体含有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以潮霉素抗性基因为选择标记,目的基因的启动子为来自构巢曲霉启动子(PtrpC),适合于各种丝状真菌的原生质体转化。表达载体的构建,为GFP基因在核盘菌中的表达,进而达到标记核盘菌菌丝提供了前提。通过溶壁酶酶解核盘菌菌丝体成功制备了核盘菌原生质体,并采用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法成功地把表达载体pPGT转入核盘菌中。经过再生培养和选择培养,获得核盘菌阳性转化子,并通过蓝光激发阳性转化子,观察到绿色荧光现象;然后提取阳性转化子的基因组DNA,通过Southern杂交和传代分析表明GFP基因已经整合到核盘菌基因组DNA中,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核盘菌中成功表达,并且能够稳定遗传。这一实验结果为进一步在活体细胞水平上阐明核盘菌对植物的侵染机制以及与生物防治菌之间相互作用机理方面提供了可能,从而更加丰富了核盘菌的生物防治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