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果胶对瘤胃微生物菌群结构和微生物蛋白合成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ul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果胶为一类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苜蓿、羊草、玉米秸以及稻秸等粗饲料中均含有果胶,但以苗蓿中最为丰富。果胶与淀粉虽然同属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但发酵特性差异较大。迄今为止有关果胶影响瘤胃发酵、微生物蛋白合成的报道不多,而对果胶影响瘤胃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果胶降解菌这类功能微生物的研究与认知更加有限。本研究首先探索的苜蓿日粮与玉米秸日粮下奶牛瘤胃中的差异微生物菌种或菌群,并建立果胶分解菌检测的分子技术,从而获取更多的果胶降解菌信息;然后以湖羊为模式动物,系统研究了以玉米秸为粗饲料的日粮中补充添加果胶对瘤胃发酵、微生物蛋白合成以及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影响。一、果胶对瘤胃微生物菌群的影响及果胶菌检测1.饲喂不同果胶含量日粮对奶牛徽生物菌群的影响。本试验检测了苜蓿、玉米秸以及羊草三种粗饲料中的果胶含量,依次为9.3%,2.8%和3.7%(干物质基础)。通过454焦磷酸测序技术分析苜蓿日粮与玉米秸日粮下奶牛瘤胃液中的微生物16S rRNA基因,发现Selenomonas和Treponema菌属包括菌株T.saccharophilum是苜蓿日粮下的特有菌群,Selenomonas ruminantium的比例在苜蓿日粮中也有高于玉米秸日粮的趋势,分析发现T. saccharophilum与S.ruminantium都是降解果胶、淀粉的微生物。2.不同果胶含量粗饲料组合对瘤胃微生物分布的影响。为了验证测序发现的微生物差异是由日粮中果胶或/和淀粉含量差异引起的,本试验分别对苜蓿、玉米秸、果胶、淀粉以及秸秆与果胶、淀粉的组合为底物的体外发酵液中微生物菌群进行PCR-DGGE分析,发现玉米秸与果胶组合的DGGE条带分布与苜蓿组相似度由67.5%增加至72%,而玉米秸与淀粉组合后与苜蓿条带相似度从67.5%降至65%,从微生物学角度证实了果胶是秸秆与苜蓿的重要差异养分之一。对差异条带克隆测序发现了与T. saccharophilum相似度为99%的克隆,进一步证实该菌对果胶降解的特异性。Real-time分析还发现整个Treponema菌属(密螺旋菌菌属)在以淀粉为底物的条件下数量大大降低,而果胶的添加显著促进该菌属的生长(P<0.05),提示了以T. saccharophilum为代表的Treponema菌属都与果胶降解密切相关。而S. ruminantium在果胶或淀粉为底物的发酵液中丰度差异不显著。3.果胶分解菌T. saccharophilum实时定量方法构建与体内外丰度检测。由于迄今缺乏准确、可靠的检测方法,T. saccharophilum在瘤胃中的数量未知。因此,本研究设计了能够特异性扩增T. saccharophilum16S rRNA基因的引物,验证结果表明引物灵敏、可靠,可以应用于未来瘤胃生态研究。利用设计的引物进一步从体外、体内角度检测了T. saccharophilum与不同果胶含量粗饲料的关系。体外结果表明T. saccharophilum在苜蓿以及添加果胶的底物中丰度显著高于玉米秸、羊草以及淀粉为底物(P<0.05)时,而淀粉不支持该菌的生长;体内结果表明T. saccharophilum在苜蓿日粮饲喂的奶牛瘤胃中显著高于羊草、玉米秸以及稻草秸日粮(P<0.05)。通过对比瘤胃其他细菌的丰度发现,T. saccharophilum在瘤胃中的相对丰度较高,提示了这个菌在瘤胃中重要性,并可能扩展今后与瘤胃中的果胶代谢相关的研究。二、果胶对湖羊生产性能、瘤胃发酵和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影响1.果胶对体外瘤胃发酵参数与微生物蛋白合成的影响。为了评估果胶与淀粉对瘤胃发酵的影响,首先进行了体外发酵,以700mg的玉米秸与150mg豆粕为底物的基础上设置4个处理:(1)淀粉150mg+果胶Omg(Pe0),(2)淀粉100mg+果胶50mg (Pe50),(3)淀粉50mg+果胶100mg (Pe100),(4)淀粉Omg+果胶150mg (Pe150)。结果表明,果胶体外发酵速率显著高于淀粉(P<0.05),尤其是6h前的早期发酵,此外24h总产气量果胶也显著高于淀粉(P<0.05)。果胶为底物的发酵属于乙酸型,而淀粉发酵属于丙酸型,本试验中乙丙比随着果胶的增加而线性增加。Pe0与Pe50的pH值低于Pe100和Pe150(P<0.05),P150的MCP产量显著高于Pe0(P<0.05),提示果胶可优化发酵速率、pH等瘤胃发酵参数,并促进微生物蛋白合成。2.果胶对湖羊生长性能和瘤胃发酵的影响。为了深入研究果胶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取45只健康无病的7月龄公湖羊,按照随机区组设计和同栏大小相近原则,根据体重分为5个处理:基础日粮(精粗比50:50的全混合日粮)为对照组(Ctrl),在基础日粮上分别添加2.5%和5%果胶的低果胶日粮(PeL)和高果胶日粮(PeH),分别添加2.5%和5%淀粉的低淀粉日粮(StL)和高淀粉日粮(StH)。结果发现,添加果胶可以增加采食量,而添加淀粉则线性降低采食量(P<0.05)。日粮PeH的MCP产量在各组中最高(P<0.05),且果胶的添加对MCP的生成有线性增加效应(P<0.01),而淀粉的添加则对MCP产量具有曲线降低效应,即高淀粉日粮反而抑制了MCP的合成。果胶添加线性增加日增重(P<0.05), PeH在各组中日增重最高(P<0.05),与其MCP合成量一致。此外,饲喂Pe日粮可显著降低血清中甘油三脂(TG)水平(P<0.05)。这些结果表明,与淀粉相比,添加果胶有助于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改善湖羊的生产性能。3.果胶对湖羊瘤胃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影响。为了深入研究与果胶降解相关的瘤胃细菌,采用Real-time以及Miseq高通量测序,深度分析上述试验中各组日粮下湖羊瘤胃微生物菌群分布情况。经过菌门、菌科、菌属以及OTU水平的多重比较分析,证实日粮中添加果胶形成的微生物分布与对照或淀粉处理组有显著差异。实时定量结果表明,瘤胃已知的典型微生物中除了Treponema以及Tsaccharophilum被果胶富集,多数菌偏好淀粉利用。然而,通过高通量测序发现,果胶的添加主要富集了厚壁菌门的微生物成员,这些相关微生物多数为未培养或者尚未有特异引物能够准确定量的微生物,包括该门类下梭菌纲下的Mogibacteriaceae科和Lachnospiraceae (毛螺菌科)以及Erysipelotrichi(产芽胞菌纲)下产芽胞菌科的成员。其中毛螺菌科下Butyrivibrio(丁酸弧菌属)、Coprococcus(粪球菌属)、Moryella以及一未分类属,产芽胞菌科下Holdemania(霍尔德曼氏菌属)、L7A_E11以及Bulleidia属都表现出显著的果胶特异性。综上所述,作为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日粮果胶,其营养效果优于淀粉,能促进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进而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日粮果胶还可促进瘤胃中Treponema菌属、厚壁菌门微生物的生长,提示这些菌群可能是高果胶含量日粮下参与微生物蛋白生成的关键菌群。
其他文献
“三一”是道教义理中的重要概念,其内涵非常丰富,涵盖了道教教义教理中的宇宙论、修道论、治理论、神仙谱系、经教体系和哲学思辨等多个方面,在道教中运用极为广泛。“三一”概
“环境新闻是在制定决定过程中,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一种有目的、为公众而写的,以充分准确的材料为依托、反映最新环境问题的作品。”这是麦克·弗络姆先生关于“环境新闻”
应付账款管理问题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及资金的正常流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由于受到经济增速下滑、信贷紧缩等大环境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新公共管理理论在“盎格鲁—撤克逊”的国家开始兴起,这一理论不仅关注政府层面的治理变革,更重要的是注重地方政府的治理。这主要是由于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传统
目的探讨单试剂有反应性的无偿献血者半年后检测合格后再次献血的可行性,尽可能减少无偿献血队伍中人员流失。方法 HBsAg、抗-HCV、抗-HIV、抗-TP单试剂有反应性的无偿献血者
<正> 2003年4月4日,天气格外晴朗,日本残疾人康复协会负责人要到辽宁省残联组联部和盲人协会交流盲人数码有声图书技术(DAISY)。我和王峥去机场接日本友人。王峥曾参加由日本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因为某些意外情况而发生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骨折,以及各种疾病造成的局部或大范围的骨缺损。造成骨缺损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长时间的废用性萎缩,也可能
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是实现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重要物质基础。文章结合对厦门市A区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调研,深入剖析当前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从而探
环境报道是以环境信息和环境问题为中心的,受到社会大众普遍关注有一定的宣传性和导向性的环境内容报道。通过环境报道可以引起受众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引导舆论,促进环境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完成人民币国际化已成为大势所趋。我国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不断完善,人民币国际化的途径也在不断探索,但不能忽视探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只有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