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贸易边界效应——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ZHIQIANG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贸易的发展,各国同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争端也越来越频繁,在此背景下,对双边贸易关系的研究便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国内外许多学者不仅从理论方面对双边贸易进行定性研究,而且也从实证方面进行定量研究。在大量的研究中,贸易引力模型成为双边贸易研究中的重要研究方法。我国是一个贸易大国,贸易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同时我国又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同友好邻邦俄罗斯有着悠久的政治、贸易历史,两国的陆地边界线长达4000多公里,随着两国贸易规模的扩大,贸易摩擦在所难免。研究两国双边贸易的边界效应是本文的主要目的所在,本文利用引力模型对中俄贸易的边界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 除引言外,本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是文献述评,主要介绍了关于边界和边界效应的含义,引力模型的基本原理以及基于引力模型的边界效应研究,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评价。 第二章是中俄贸易概况;详细介绍了中俄贸易的发展现状和制约中俄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中俄开展双边贸易的有利条件。 第三章是研究方法与数据选取,结合中俄两国的实际情况,建立了适合的贸易引力模型,介绍了用于实证分析的数据来源和处理。 第四章是实证分析,运用eviews4.0对2004~2006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与俄罗斯贸易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中饿贸易潜力进行了测算。 第五章是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通过以上的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中俄两国之间存在显著的边界效应,两国GDP对两国贸易量有促进作用,而距离因素对贸易量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中俄两国贸易往来的潜力巨大。在此基础上,文章针对制约中俄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两国的双边经贸关系迅速发展,但同时两国间的贸易不平衡问题也日益突出,由此引发的中美两国在人民币汇率问题、反倾销反补贴问题、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等方面的
学位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美国市场上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国际上对人民币升值的较大预期,以及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渐完善,海外的投资基金对中国市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