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目标极化特性测量与极化雷达抗干扰新方法研究

来源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na20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极化信息可以显著提高雷达的目标检测、目标识别与抗干扰性能,在现代防空、反导雷达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新型高速机动目标的出现,以及战场电磁环境的日趋复杂,雷达极化信息的有效应用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新型导弹、飞机等目标的高速机动会使极化特性起伏更加剧烈,传统分时极化测量体制的固有不足已成为制约该类目标极化特性获取的主要瓶颈;另一方面,随着各种先进的相参、宽带电子干扰技术不断涌现,现有极化抗干扰方法由于受到应用条件限制,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干扰样式。本论文以防空、反导为应用背景,以瞬态极化理论为基础,深入研究了动态目标极化特性测量和极化抗干扰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在动态目标的极化特性测量方面,以导弹、飞机等高速运动目标的极化特性获取为需求,深入研究了动态目标的同时极化测量方法,显著提高了测量性能。(1).以导弹目标为对象,通过分析其在运动状态下的窄带、宽带极化特性,揭示了目标高速运动对极化特性的调制机理,并针对分时、同时两种极化测量体制,定量分析了目标极化特性起伏对测量性能的影响。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均表明,对于极化特性快起伏目标,同时极化测量体制具有突出优势,这为极化雷达体制的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2).针对动态目标的窄带极化特性测量问题,对比分析了频移脉冲和正负斜率线性调频(LFM)两种典型同时极化测量波形的隔离度性能,结果表明,当多普勒频移补偿误差较小时,选择频移脉冲波形会得到更好的测量性能。利用瞬态极化雷达(KD-IPR)开展的外场测量实验,验证了相关结论。(3).针对动态目标的宽带极化特性测量问题,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原理设计了全极化OFDM波形,并提出了宽带极化散射矩阵测量、一维/二维全极化散射中心特征提取等处理方法。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宽带正负斜率LFM波形相比,在速度补偿后,该波形具有更好的隔离度性能,能够更加准确的提取目标全极化高分辨信息,且有效消除了“多普勒–时延”耦合误差。在极化雷达抗干扰方面,面向对空监视、跟踪制导及宽带成像的应用背景,针对转发式多假目标干扰、自卫式有源干扰及宽带干扰,提出了几种实用的极化雷达抗干扰新方法。(1).针对转发式多假目标干扰,利用目标回波和干扰信号的瞬态极化特性差异,提出了相应的假目标抑制方法。与现有方法相比,该方法无需估计干扰极化状态,具有更好的实用性。基于实测目标回波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较低信噪比/干噪比情况下仍能取得有效的抗干扰效果。(2).针对自卫式有源干扰,建立了正交极化二元阵雷达天线的空域极化特性理论模型,提出了两种空域极化抗干扰新方法:一是提出了空域虚拟极化滤波方法,该方法仅利用接收信号幅值来实现干扰极化状态估计,可有效抑制自卫式压制干扰;二是提出了假目标空域极化鉴别方法,该方法利用目标回波和干扰信号的空域极化特性差异来设计处理算法,可有效对抗自卫式欺骗干扰。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这两种方法的有效性。(3).针对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面临的宽带有源干扰,提出了两种宽带极化抗干扰方法:一是以径向距离维输出干扰平均功率最小为准则,提出了宽带极化对消方法,可有效抑制宽带压制干扰;二是利用真实目标和假目标的一维距离像(HRRP)极化相关特性差异,提出了相应的极化鉴别方法,可有效对抗宽带HRRP欺骗干扰。这两种方法能够显著提高ISAR系统在干扰背景下的成像能力。本文研究成果有助于推动瞬态极化信息处理技术从理论走向实用,对于提高防空、反导雷达的目标特性获取和抗干扰能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微创全瓷贴面技术对上前牙缺陷修复患者新骨轮廓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上前牙缺陷修复患者99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
目的:研究城乡脑瘫患儿家庭康复训练的效果,并探讨存在的问题。方法随机选取脑瘫患儿52例,城市和农村组各26例,对两组患儿家属进行康复训练指导,在家庭康复前及康复治疗6月后采用
在国家“全民健身”的号召下,城市社区体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城市社区体育治理随之也成为了焦点问题。城市体育的自身特点决定了自治化是其发展的必由之路。软法规制较之于传统
目的:探讨西替利嗪滴剂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小儿哮喘患儿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
土地制度改革是深化农业改革的核心内容,如何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在土地改革中达到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土地股
各位专家学者:本刊自更名以来,得到本校及社会各界人士,尤其是一直关心本校发展的众多专家学者的深切关注。为更好地服务学校以及社会,本刊决定与时俱进,走大胆改革的创新发展道路
期刊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球囊扩张及冷冻联合治疗结核性支气管狭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结核性支气管狭窄患者32例对其进行电子支气管镜球囊扩张及冷冻联合治疗,于术前和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