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钢复吹转炉水模实验与应用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rjor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针对通钢120吨复吹复吹转炉冶炼过程中实际情况,在1:7的有机玻璃模型中进行了冷态模拟实验,测定了不同底气元件布置方式、顶吹流量、底吹流量、枪位条件等操作参数与均混时间、冲击深度、冲击直径等三个参数的关系。将实验结果应用于通钢120吨复吹转炉生产中,通过对实验室和生产现场测得数据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在本实验操作参数范围内,顶吹流量对均混时间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枪位,再次为底吹流量;顶吹流量、枪位对冲击深度的影响较大,而底吹流量对冲击深度没有多大影响;枪位对冲击直径的影响最大,顶吹流量次之,而底吹流量对冲击直径影响最小。在水模实验中,最佳的喷吹枪位为271mm,推荐实际冶炼枪位为1900mm;最佳顶吹流量为44.5 Nm<3>/h,推荐实际顶吹流量为28000Nm<3>/h;最佳底吹流量为0.59 Nm<3>/h,推荐实际底吹流量为202Nm<3>/h。经过通钢现场试验证实,水模实验推荐的最佳枪位和底吹流量与实际相符,转炉吹炼效果明显提高。由于实验室和通钢现场对枪位的定义不同,水模实验推荐的1900mm枪位和我厂实际采用的1700mm枪位是等同的。现场采用30000Nm<3>/h的氧气流量时,与现用喷头的设计流量匹配,冶炼时间和均混效果好于推荐的28000Nm<3>/h流量。 (2)底部供气元件支数对均混时间的影响不存在简单的递增和递减关系。同时验证了底部供气元件与氧枪的配合对熔池的均混时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均混时间随底部供气元件与冲击坑距离的增加而增加。比较各种布置方式,方案E7即四支底气元件在0.53D上对称布置的方式为最佳底气元件布置。但是,在实际生产中考虑到转炉发生底吹元件堵塞的几率很大,E7底吹布置方式在可靠性方面不如第二最佳方案E2。 (3)水模实验和现场试验证实,改进氧枪P1较之原氧枪P2,喷吹效果更理想。 (4)受到现场生产条件限制,暂时不可能采用新的底吹元件布置方式进行实验。 通过水模实践和现场试验相结合,最终得到的适合于通钢120吨顶底复吹转炉的优化操作参数是,吹炼后期稳定枪位1700mm,氧气流量30000Nm<3>/h,底吹气体流量202Nm<3>/h。
其他文献
二氧化钛由于它成本低廉,高的化学稳定性而成为催化领域使用最多的光催化剂,然而其禁带宽度较大(3.2eV),相对应的吸收边为387.5nm,限制了对太阳光的利用,因此开发一种对可见光敏感
在近年来英语世界的儒学研究中,长期以来一直被看作儒家短处的政治哲学成了显学.这类研究的一个特点是试图以古代儒家的思想来解决当代的社会政治问题,而不是满足于对古代儒
在钢铁生产过程中,要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其中废弃物主要是指尾矿、冶炼渣、尘泥、自备电厂的粉煤灰、炉渣和工业垃圾,主要含有CaO、SiO、AlO、FeO、MnO等可再利用的成分。因
金川超大型铜镍岩浆硫化物矿床是世界上著名的超大型矿床,该矿床成矿元素镍、铜主要以金属硫化物形式存在,其伴生元素以富集铂族、金、银为特征。采用湿法冶金方法处理金川硫化
超声影像是现代医学影像最重要的模态之一,被广泛用于临床诊断。与X光、CT、MRI等成像形态相比,超声具有安全、方便、非介入性、成本低等优点。当前医学超声成像系统正日趋小型
近年来,我国氧化铝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形成了目前约6,500kt/a氧化铝的规模。赤泥作为氧化铝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到目前为止已累计堆存7565×104m3,但尚无可行的综合
铝电解用惰性阳极由于具有环保和降低铝生产成本等优点而备受人们关注。从Hall-He roult炼铝法一开始,人们就开始尝试用不同的材料来制备惰性阳极,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至今还
聚砜(Polysulfone, PSF)作为血浆分离(Plasmapheresis)的膜材料具有十分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等性能,与其他合成材料相比已广泛受到临床医学界的欢迎。但是聚砜的疏水性使其在血浆分离过程中出现严重的膜污染问题——主要是蛋白质在聚砜膜上的不可逆吸附,可以使超滤膜的通过率下降30%以上,一旦蛋白质的构象发生变化还会诱发血液凝固和免疫系统活化等一系列有害结果。目前
目的探究近视程度、逐视速率、视标颜色以及视标与所在背景对比度与负后像持续时间的相关关系。方法1.使用电脑验光仪和综合验光仪及假同色图对多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视功能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