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社交焦虑的关系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lichunhui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是人生学业中的关键阶段,高考使高中生承受的心理压力巨大,繁重的学习任务、频繁的考试、来自师长的殷切希望以及自己未来的不确定性都会给高中学生带来无形的压力。同时,高中时期也是自我意识突飞猛进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自我同一性发展、人格发展对于其以后的人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其自我接纳水平以及社交焦虑水平直接影响到学业能力以及社会适应。高中阶段的社交焦虑可能与自我同一性有关,而自我接纳可能在其中起中介作用。高中生自我同一性状态、自我接纳以及社交焦虑的现状如何,以及三者是何种关系?这是本研究关注的的重点。本研究选取高中生为被试,采用王树青(2013)编制的《自我同一性状态客观性测量问卷(第2版)简版》,高文凤、丛中(1999)编制的《自我接纳问卷》与Leary(1983)编制的《交往焦虑量表》三套量表为研究工具,将收集到的数据运用SPSS 23软件进行描述统计、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处理,旨在探讨高中生自我同一性状态、自我接纳以及社交焦虑的总体特征及其关系,以及自我接纳在自我同一性状态与社交焦虑之间的中介作用。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果:1、高中生的自我同一性状态分布不均衡,其中,延缓状态人数最多,其次是扩散状态、早闭状态,最少的是完成状态。2、高中生的自我接纳水平中等,自我接纳水平不存在年级、性别、城乡的差异。3、高中生的社交焦虑水平中等,社交焦虑程度也不存在年级、性别、城乡的差异。4、(两两相关关系)自我同一性状态与自我接纳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自我接纳与社交焦虑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5、自我接纳在自我同一性和社交焦虑之间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
其他文献
摘要:探究学习是当前课程教学理论和课程改革实践共同关注的核心问题。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探究学习要么流于形式,虽“探究”味十足,但对学生缺乏实际意义;要么被置于知识讲授之后,直接被简化甚至抛弃。笔者从思想品德课堂探究学习概念的重新界定出发,以实现教学目标为指向,分别从内容上的主题式探究和无主题式探究、形式上的个体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探究等方面,探讨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开展有效的探究学习,让学生学会探究
艺术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设计应在注重语言教学的同时兼顾艺术专业的个性。本文作者试图根据从事与研究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经验,从学生的需求角度出发,介绍了《艺术学院大学
教师的教学语言基本功如何,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本文浅谈了中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基本功。
针对微电网中的谐波污染问题,运用 CMAC 神经网络与 PID 算法相结合控制有源电力滤波器(APF),抑制微电网谐波。该系统采用 CMAC 前馈控制,确保系统响应速度,PID 后馈控制,来抑制扰动
本研究立足在社会认知理论(Social Cognitive Career Theory,SCCT)的框架下,研究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现状,探讨父母自主支持、特质情绪智力、生涯适应力对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从而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生涯辅导提供参考性意见。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上海、江苏3所高校的6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553份,使用SPSS22.0、AMOS24.0对所获数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微博、微信、微视频等给人们带来了丰富多样的“微生活”,在简单便捷的快节奏生活状态影响下,写作的形式也紧跟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着。作为在日新月异的高科技产品影响下而出生的新一代00后,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每天都会花时间在网上冲浪,他们利用手机、平板电脑浏览信息,利用网络技术获取最新资讯,他们熟谙各种网络语言,并在日常生活交往中,将最新最潮的网络词汇应用于交际中。随着微博系统的逐步
2010年,美国政府针对海外美籍公民的避税行为,出台了ForeignAccountTaxComplianceAct(《外国账户课税遵行法》),简称“FATCA”。此法案生效后,引起轩然大波。为应对该法案,美国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