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参考、综合以往的方位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方位词“上、中、下”做了全方位的系统考察。对一些关于这三个方位词的研究焦点做了详细的描述、分析,并试图给予认知上的同一解释。其中主要是对“上、下”的不对称分布进行重点的描写、分析和认知心理上的解释,从意义角度对这三个方位词进行统一的梳理。其中“上”的用法最为复杂:从相对空间位置的高低到表面和点的依附和支撑,投射到抽象概念上的提升,依附,再到空间的定位表示,展现了“上”汉语空间概念表达上的无限延展。“中”的概念可以是“其中之一”,也可以“在其中”,“介于两点之间”。可以是真实的容器,也可以是抽象的容器,只要其“中”可以承载东西的事物或动作或状态或氛围都可以加“中”来构成表示空间位置或行动状态的方位结构。“下”除了真实空间的相对的高低位置外,更多的情况下则体现一种笼罩、覆盖等认知意义,特别是在“下”前的词语为抽象词语或是表示动作行为的词语的时候。“上、下”使用上的不对称是有其意义分布上的不对称所决定的,追根溯源是由人的生理特征决定人的认知,然后在语言上体现出来。 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更直接的看到方位词“上、中、下”使用时它们的观察视点的不同,同时我们还看到“上、中、下”和介词的结合也和意义的表达密切相关。 最后我们从英汉对比中看到了两种语言所体现的英语世界和汉语世界的认知上的相同和差异。我们也可以看出汉语相对照英语所体现的综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