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机理及治理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m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其严峻的建筑安全形势对行业发展、社会稳定都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相关学者研究表明人的不安全行为占据到事故发生原因的80%左右,且建筑工人的行为管理是解决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当前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研究未充分考虑建筑工人个体特征及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机理。文献分析表明只有基于不安全行为发生机理的建筑工人安全管理才是真正有效的安全管理,因此对基于个体行为机理的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治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对此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首先,对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文献分析,提炼出建筑工人个体不安全行为发生机理及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治理理论模型及路径。并结合现场实践,对理论模型进行修正,剔除在施工现场不常见的影响因素,形成修正模型。然后,发放465份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调查问卷,有效回收376份,利用SPSS软件和AMOS软件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分析,验证了理论构建模型的正确性。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安全认知和安全能力对个体行为绩效具有显著影响关系,安全管理行为、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投入行为对安全认知、安全能力均具有显著影响关系,且通过安全认知、安全能力间接作用于安全管理结果和系统运行效果。最后,结合模型分析和不安全行为治理又针对性的提出以“安全认知素养的培育为基础、安全能力的塑造为核心、安全教育培训为入手点、安全投入为基本保障、安全管理行为作为强化点”作为基本指导思想,提出建立安检机构教育为主、现场生产培训为辅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可视化、体验化、多元化的安全生产教育方式,完善浮动制收费的安全文明施工费制度,提升安全投入行为在建设项目综合评价中的地位,以公众监督推动安全管理的标准化等措施。基于个体行为机理的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有助于完善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理论,同时为现场管理提出的集中于三大核心管理要素、关注于个体两维度的管理方法,也能够指导工程管理实践。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方法,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开展基于信息技术的远程培训就是其中一种极为重要的手段和方法。
<正>2018年8月5日,由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政府债务研究中心和河北金融学院雄安新区建设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市场发展与管理研讨会"在北京国宾酒店举行。围绕地
石油天然气是重要战略资源,是石油天然气企业经营的主要物资资产,如何对外报告此种资产是石油天然气会计中的三大难题之一。本文从石油天然气资产的特殊性出发,对国内外现行的会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向前发展,国民体质健康问题也日益的突出,青少年的身体健康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已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工作。为了提高我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毛细支气管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
道教延续先秦道家,尤其是庄子以来的中国古典美学对于时间、空间的思考,并与其长生久视、飞升成仙的宗教目标联系起来,将对生命价值的追寻落实到对道的永恒探求之中。无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