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老保障制度转轨问题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et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口结构发生变化,老龄化带来养老保障制度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中国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试图通过养老保障制度转轨解决养老问题。在转轨实践过程中,由于制度设计和实际操作等方面的原因,效果不尽如人意,出现了诸多方面的问题。中国养老保障制度的有效转轨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 除导论和结论外,本文分四章来讨论中国养老保障制度转轨问题: 第一章对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从多个角度进行比较,得出了现收现付制与基金制在效率上并无忧劣之分,同时,两种养老保障制度分别对不同的风险因素具有敏感性,将两种制度加以结合,从现收现付制转向部分基金制将可以达到规避风险,保证养老保障制度有效运营的效果的结论。这可以作为中国养老保障制度转轨的理论依据。 第二章对中国养老保障制度转轨过程中所形成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分析,结论是目前存在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在转轨过程中始终没有就支付转轨成本形成明确的制度安排。中国要完成养老保障制度的真正转轨,从而有效地应对即将到来的人口老龄化危机,必须对转轨成本的支付形成明确的制度安排。 第三章结合中国实践,就中国可能采取的解决养老保障制度转轨成本的途径做出分析,得出解决中国养老保障制度转轨问题必须找到支付转轨成本的资金来源的结论。提出的解决办法是真正做实个人账户,利用外汇注资来解决转轨成本的存量,利用财政转移支付和国有资产减持来解决转轨成本的增量,从而解决转轨成本问题,使中国养老保障制度转轨走向实质层面。 第四章就制度转轨完成后保证制度有效运行的相关制度建设问题做出了讨论,得出两个方面的结论:一是提高统筹层次,真正实现省级统筹,提高养老保障体系的公正性与共济性;二是规范个人账户养老基金的运营和监管,提高养老基金的投资回报水平和运营效率。
其他文献
经理人合同激励是指委托人为了实现公司收益的最大化而通过一系列的契约对代理人进行激励,它最初起源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条件下,由于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利益不一致而产生的委托
一阵风吹来,别人没事,你却头疼打喷嚏;同样是去一趟草原,人家孩子好好的,你家孩子却一把鼻涕一把泪。这和每个人免疫力高低有很大关系!一起来看看,到底是谁在悄悄偷走你的免疫力?  1.总是睡不足  经常克扣睡眠时间会让身体产生的免疫细胞数量锐减。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相对于每天睡7~8小时的人,每天只睡4小时的人,血液里的流感抗体只有前者的50%。  【建议】体内的T细胞负责对付病毒和肿瘤,如果得
期刊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日趋活跃,而且国际直接投资(FDI)成为主要的资本要素流动方式。我国在1992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以来,吸引外商投资加快了发展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资产存量的累积,资产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日益增加,特别是资产价格泡沫对传统的货币政策提出了挑战。但是,迄今为止,对资产价格的研究多数主要局限在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