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产后抑郁障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后续开展相关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对以下11个数据库进行计算机检索,其中外文数据库有7个,分别是Web of Science、Medline via Pubmed、Cochrane、Embase、PsyclNFO、ICTRP、Clinical Trails;中文数据库4个,分别为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检索日期为建立数据库到2019年01月01日;对《中医临床杂志》、《中华中医药杂志》、《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等多个中医药核心期刊进行手工检索,检索日期均为创刊到2019年01月01日;通过检索科技论文在线和Open Grey来实现灰色文献或会议论文的检索。对筛选后的文献进行分析、提取数据。将所得数据进行Meta-分析和偏倚分析评估。本研究采用的主要结局指标为HADM、EPDS、TESS;次要结局指标包括:中医症候评分、SDS、SAS、不良反应结果:共纳入30个随机对照试验,2350例受试者。根据对照方法将30个研究分为四个亚组,包括中药+西药组对照西药组19篇、中药组对照西药组3篇、中药组对照心理治疗组5篇、中药组对照安慰剂组3篇。纳入研究的整体方法学质量较差。且存在发生偏倚的可能。1.通过分析19篇比较中药+西药与西药的研究得出以下结果:(1)在HAMD评分方面,干预2周末和3周末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而干预4周和干预6周中西医结合组低于单纯使用西药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在抑郁量表减分率方面,中西医结合组比单纯西药组更能有效提高抑郁量表减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在中医症状改善程度方面,中西医结合组优于单纯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在不良反应方面,中西医结合组在出现不良反应方面比单纯西药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在临床服用西药的同时服用中药。可以减少西药副作用。2.通过分析3篇中药与西药对照的文献,得到以下结果:(1)在HAMD评分方面,干预2周末、4周末、6周末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在HAMD减分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证据不足以证明干预组有效。3.通过分析5篇中药+心理治疗与单纯心理治疗的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在SDS、SAS评分方面,中药+心理治疗组比单纯心理治疗组更能有效降低抑郁和焦虑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在中医症状改善程度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通过分析3篇中药对照安慰剂的文献,得到以下结果:(1)在EPDS减分有效率方面,中药优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在中医证候减分疗效方面,结果显示中药优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与西药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更能改善PPD患者抑郁程度,并对干预4周以上的患者更有利。2.与西药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更改善PPD患者的中医证候,且可以减少西药副作用。3.与西药相比,证据不足以证明单纯使用中药治疗PPD更有效。4.与单纯使用心理治疗相比,中药结合心理治疗更能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程度,并能改善中医症状。5.与安慰剂相比,中药更有利于改善PPD患者的抑郁程度和中医证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