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旋转电极法的乳腺电阻抗断层成像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sy1993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是一种新兴的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它通过安放在物体表面的电极阵列获得物体内部组织的电导率(或电阻率)分布,是一种无损伤功能成像技术。EIT技术的发展只有十多年的历史,目前全世界大约有三十多个研究小组在从事EIT技术的研究工作。EIT技术无创、廉价、便携、安全,能够反复成像,重复使用,可用于高危病房的床旁检测,脑血肿的动态检测,心脏及肺功能的监测等,因而该技术在临床医学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此外,EIT技术不仅能够反映目标物体的解剖学结构,更重要的是,它可以给出功能性图像结果,即在组织或器官结构性变化出现之前,及时检测和确认该组织与器官的功能性变化,这对于相关疾病的普查、预防与诊断治疗非常有利。EIT技术用于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其基本原理是通过配置于人体体表的电极阵列,提取与人体生理、病理状态相关的组织或器官的电特性信息。生物组织的电导率含有大量的反映组织、器官生理状态及功能的信息,EIT技术就是以低频电流流过人体组织时呈现出的这种电特性为依据,进行无创成像。将EIT技术应用到乳腺组织的检测称为乳腺电阻抗断层成像,乳腺电阻抗断层成像是利用电极阵列对乳腺体表电压或电流进行测量,在一维、二维甚至三维图像上再现被测区组织电阻和电容值的一种技术。其理论基础是均匀电场中如含有电导率不同的其他电介质时电场的分布就会改变。健康的乳房中大量存在的脂肪组织,可以被认为电介质是均一的,癌变组织被认为比周围正常组织有着较高的电导率,因此在一个等效的乳腺组织电流场模型中,癌变组织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低电阻或高电导的介质,那么它就会使乳腺组织电流场中的电流分布发生改变。如果将测量电极阵列置于乳房表面就可以通过测量单元电极上的电流大小间接地反映电极间的组织特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旋转电极法的乳腺电阻抗断层成像系统,系统中的图象重建算法基于欧姆定律,根据算法的要求设计并实现了利用旋转电极阵列的数据采集系统,主要内容如下:一、提出了基于欧姆定律的图像重建算法EIT技术在理论上是一个电流场计算的逆问题,其核心是重建算法,但重建算法至今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是因为完善它的理论基础非常困难。本文提出了基于欧姆定律的图像重建算法,将被测对象加上驱动电压,测量通过被测对象上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被测对象的阻抗分布。二、设计了利用旋转电极的数据采集系统EIT中的电极由于受到算法的限制,电极个数是有限的,这样对被测对象数据采集量很小。本论文中的数据采集系统根据所提出算法的要求可旋转从多方位对被测对象进行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方式灵活,数据采集量大。三、重建模拟的阻抗分布的的图像对被测对象进行测量并求解,得到了模拟阻抗分布的重建图像,对重建的图像分析表明该电阻抗成像系统是可行的,但图像分辨率低,需要对算法进行修正。四、分析了均匀介质在引入非均匀介质后非均匀介质对电场的影响算法的修正关键是对在均匀介质下所建立的方程进行修正,使之接近非均匀介质下的方程。我们在均匀介质中引入了非均匀介质,分析了电极对间的电力线在引入非均匀介质后的变化情况,此实验结果为算法修正提供了依据。
其他文献
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技术的发展,器件尺寸变得越来越小,单片芯片的集成度也越来越高,系统的功能也越来越复杂。在昂贵的芯片设计和制造成本,以及越来越短的 Time-To-Market
本论文详细研究了频率选择表面技术及其在多频段副反射面天线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频率选择表面的概念和工作机理,讨论了影响频率选择表面性能的因素,如单元形式及尺寸、布阵
与混合集成光接收机相比,单片CMOS光电集成接收机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接收机的成本,而且最大限度地消除封装和模块间互连所产生的寄生元件及外界环境的电磁干扰和噪声,提高了接
开关电源是稳压电源的主流产品。开关电源内部的调整管工作在开关状态,即时通时断,其等效电阻很小,所以功耗很小,开关电源的效率可以达到普通线性稳压电源的两倍多。开关稳压电源具有集成度高、外围电路简单、电源效率高等优点,目前已逐步取代效率较低的线性稳压器,成为现代超大规模集成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设计了一种宽范围输入、大电流输出的白光LED驱动芯片,可在串联或并联方式下驱动白光LED,是一款基于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