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北部传统村社的权力结构研究

来源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ssi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村社是了解越南的一把钥匙,是观察其基层权力运行的窗口。当今,越南正处于深刻变化之中,村社的权力运行和权力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核心逻辑仍与其传统一脉相承。因此,厘清越南传统村社的权力结构,分析村社权力结构在历史上的演变,对于理解和解释当下的越南有极大的参考价值。越南村社的相关研究较为丰富,主要为传统视野下的研究,即将村社视为一个较为封闭、静态的空间研究其内部成分,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也日益多样,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等角度下的村社研究成果丰富,为村社研究提供大量宝贵资料。论文以人类学的视角,结合文化学角度,以历史资料和已有的村社研究成果为基础,将国家—社会框架作为分析框架,以越南自主建国到法国入侵前(968—1858)越南北部平原村社的权力结构作为研究对象,讨论在村社场域中,国家权力和村社权力是什么?二者在村社场域如何相互作用?二者在相互作用之下形成的村社权力结构呈现出怎样的面貌?第二章在国家—社会分析框架下,分析村社场域中存在的国家权力和村社权力。论文认为在村社场域中,主要存在国家权力和村社权力。从越南自主建国到法国入侵前,村社场域的国家权力为封建皇权,在村社象征领域直接以皇权形式出现,但在现实生活中,国家往往寻求代理人进行间接管理。国家权力在村社中的代理机构为职役机构,代理人为职役机构成员,以社长为代表。村社权力是实现村社意志、保护村社利益的村社内生权力,其成分主要为村社中年长者、地主、大宗族及有一定能力的人。村社权力的代理机构为耆目机构和耆老机构,领导人为耆目机构的先纸和次纸。国家权力和村社权力各自调动自己在村社场域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以行使自身权力。第三章分析村社场域中的国家权力和村社权力的互动模式。村社权力结构基于权力互动模式形成,国家权力和村社权力在村社场域中合作、对抗和吸纳,使得双方权力在一定范围内动态消长,形成相对稳定的权力结构。在正常时期,常为合作、对抗模式,在特殊时期(即战争时期和国家建立初期)表现为对对方权力的吸纳模式。但三种模式并非界限分明,通常在合作中有对抗,对抗中有合作,在某一时期可以同时存在三种模式。第四章描写各阶段、时期越南传统村社的权力结构,并分析其带来的积极、消极影响。根据国家权力和村社权力的力量消长,村社场域的权力结构的变化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从越南建立自主王朝至黎朝初期(968—1504)和从黎朝初期至法国入侵前(1505—1858)。在第一阶段,国家权力在村社场域不断加强,村社权力不断减弱。该阶段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从968年至1427年,该时期的权力结构由村社权力支配型转变为村社权力主导型;第二时期从1428年至1504年,该时期的权力结构为国家权力主导型。在第二阶段,国家权力在村社场域不断衰弱,村社权力不断加强。该阶段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从1505年到1801年,该时期的权力结构转变为村社权力支配型;第二时期从1802年到1858年,该时期的权力结构为村社权力主导型。虽然每一种权力结构都有其积极、消极一面,但其较好状态为由某一方力量主导而非支配。结语部分大致勾勒了法国殖民入侵后至今村社权力结构的变化,并对未来村社权力结构进行了预测。总之,国家权力和村社权力需要协调好二者关系,实现权力结构的动态平衡,满足发展需求。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多样化的发展,云存储已成为不同设备和用户之间同步文件的必要纽带。然而目前广泛使用的加密文件共享方式存在密钥泄露的风险。云存储在带来便利性的同时,共享文件
随着集成电路产业模式的逐渐改变,硬件木马由于具有隐蔽性强、破坏性大、难以预测等特点而引起了研究人员的高度关注。并且由于环境噪声、工艺波动等因素的存在,再加之集成电路的规模越来越大,早期提出的一系列检测方法均遇到了不同的挑战。因此单纯从检测角度出发的硬件木马应对策略的研究遇到了瓶颈。本课题来源于国家部委项目。针对利用低可控性节点(即在测试期间难以从外部输入端口控制其信号为指定逻辑值的内部节点)的破坏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与多媒体教学设施的普及,信息化教学方式必将成为当代教育的趋势。我国已将教育实现信息化纳入教育改革的基本目标之一。同时,教育的生态化是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教育的信息化与生态化理应落脚在课堂教学之中。利用影视资源进行教学符合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原始物理问题教学在生态化教育理念中诞生。因此,利用具有二者特点的影视资源中原始物理问题进行教学,在实现物理教学信息化的同时达到教育生态
图像分类是针对一幅输入图像根据内容进行分类的技术,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核心内容。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各种分类方法,并应用到相关领域。在众多方法中,基于稀疏表示理论的图像分类方法表现出了很强的鲁棒性。此方法通过选取合适的字典对信号进行稀疏表示,通过计算残差来进行分类。本文从传统稀疏表示分类器的原理以及多重残差的稀疏表示分类器两个方面,对稀疏表示分类算法进行了理论探究与实验验证,并且针对传统稀疏表
17世纪60年代,在经过将近二十年的动荡之后,斯图亚特王朝在英格兰复辟,查理二世带着众人对稳定政局的期望重返伦敦。尽管在迎回国王这一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但国内各政治派别仍
干涉式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除被广泛应用于卫星遥感外,近场成像是干涉式综合孔径技术的另一个重要发展领域。面向星载应用所研发的综合孔径辐射计系统在地面测试阶段对系统成
针对传统目标边缘识别算法存在的边缘识别率低、准确性差的缺陷以及目标跟踪算法在光照变化及复杂背景干扰情况下不能准确跟踪目标的问题。在深入分析了经典边缘提取算子、基
随着互联网与大数据的不断发展,人们快速获取有用信息的难度不断增大。推荐系统作为有效缓解信息超载的工具之一,不仅可以为用户快速获取感兴趣的信息,同时也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然而,系统中庞大的用户和项目、稀疏的用户评分数据,导致计算复杂度大,模型构建不精确,推荐性能低下。针对上述存在的挑战,本文提出了两种相似用户划分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谱聚类的低秩矩阵填充的推荐算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无线Mesh网络作为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在近几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具有无线多跳、自组织,自修复等特点,易于维护和扩展。这些特点虽然为其带来了一定的优势,但是也带来了安
随着电磁学的不断发展进步,低可观测目标的散射特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快速准确分析此类目标的散射截面积(Radar Cross Section,RCS)在雷达目标探测中有广阔的应用场景。现代隐身和反隐身技术的研究中,主要是在频域研究目标散射特性实现反隐身,而未考虑目标的时域特性,如果能将目标的时频域特性综合利用,将大大提高目标检测性能。本文结合某项目展开研究此类目标RCS,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