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小鼠急性全脑缺血模型观察急性脑缺血对海马神经发生及Cystatin C表达的影响。方法将C57BL/6雄性小鼠(6~8周)随机分为脑缺血组和假手术组。采用双侧颈动脉结扎法建立短暂性全脑缺血模型;利用HE染色观察脑缺血后不同时间(1周,2周)海马区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荧光染色观察缺血后海马区cleave-caspase-3表达变化;利用EdU染色观察缺血3 d、1周、2周和4周后,海马区神经干细胞增殖变化;利用免疫组织荧光染色观察缺血3 d、1周、2周和4周后,海马区nestin、GFAP及少突胶质细胞特异蛋白(OSP)等蛋白表达变化,判断脑缺血对海马区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利用免疫组织荧光染色观察缺血3 d、1周和2周后,海马区Cystatin C表达变化以及Cystatin C在海马区不同细胞类型中的变化。结果脑缺血1周后,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数目减少,cleave-caspase-3阳性细胞增加(P<0.05)。海马DG区EdU阳性细胞数量在缺血3 d后开始增加(P<0.05),缺血1周后达到峰值(P<0.05);海马CA1区EdU阳性细胞数量在缺血1周后开始增加(P<0.05),缺血2周后逐渐降低。海马DG区nestin、GFAP及OSP阳性细胞数量均在缺血3 d后开始增加(P<0.05),缺血1周后达到峰值(P<0.05),2周后逐渐降低。海马CA1区GFAP及OSP阳性细胞数量在缺血3 d后开始增加(P<0.05),缺血1周后达到峰值(P<0.05),2周后逐渐降低。海马DG区Cystatin C阳性细胞数量在缺血1周后明显增加(P<0.05),2周后逐渐降低;海马CA1区Cystatin C阳性细胞数量在缺血1周后明显增加(P<0.05),2周后逐渐降低。结论1.脑缺血激活了海马DG区神经干细胞,使干细胞增殖,并向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分化,同时逐渐向CA1区迁移;2.脑缺血后海马DG区和CA1区Cystatin C的表达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