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民素养是一个国家重要的软实力。旅游素养作为国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旅游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内在涵养,体现了一个国家整体的文化素质。近年来,由于国民旅游素养的缺失,各种不良旅游现象和问题接踵而至,严重影响了国家的形象,提升国民旅游素养成为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与旅游有着密切的联系,是进行旅游素养培养的重要平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旅游素养,一方面有利于促进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提高中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拓展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另一方面有助于构建文明和谐的社会。本文结合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地理核心素养的概念,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界定了中学生旅游素养这一核心概念,并详细论述了中学生旅游素养的构成要素及其特点。本文采用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对中学生旅游素养现状进行探究,并提出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旅游素养的具体策略,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全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方法等内容。梳理了国内外对该问题的研究状况。第二部分在素养、旅游素养概念的基础上,界定了中学生旅游素养的概念。它是指中学生通过学习地理后,能够运用地理知识、技能和观点去解决旅游过程中的问题的内在涵养。主要包括旅游知识素养、旅游审美素养、旅游安全素养、旅游伦理素养、旅游技能素养、旅游文明素养六个构成要素。第三部分在搜集文献和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研究观点的理论基础,分别为人地关系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迁移理论。第四部分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目前中学生旅游素养的现状进行全面了解。分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旅游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如:旅游知识缺乏,旅游审美素养整体偏低;旅游安全素养各要素培养不均衡;旅游伦理意识薄弱;旅游技能水平较低;部分中学生旅游文明行为习惯尚未养成。剖析了问题背后的原因,主要包括学校重视不够;教材体现不充分;地理教师自身的旅游素养尚待提高;教学方法单一;缺乏旅游实践锻炼等。第五部分针对中学生旅游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旅游素养的策略。如:重视中学生旅游素养的培养;明确中学生旅游素养的教育内容;提高地理教师的旅游素养;应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开展研学旅行,加强实践锻炼。第六部分为结语。总结了本文的基本结论、创新点、主要不足点以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希望能引起相关决策部门和地理教育工作者对此研究的重视。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调查法、统计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创新之处在于结合高中地理教学,提出中学生旅游素养的概念和培养中学生旅游素养的策略,设计了具体案例和教学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