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生态住宅小区环境景观设计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kesb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在利用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创造出了高度的社会文明,人们在享受其丰富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同时,却不得不面临全球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失调等威胁人类生存的严峻现实。随着人类物质财富的日益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意识到人类的生存不仅需要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更需要一个协调稳定、具有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本研究以生态学的“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则为指导,采用生态设计方法促进人居环境质量的提高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工设施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实现小区一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本文在大量相关文献查阅的基础上,结合对长沙多个生态小区进行实地调查,以《尚格生态城》环境景观设计为实例,营建良好的人居生态环境为目的,对城市生态居住区建设提出了如下观点:1.合理利用和塑造地形。地形是营建良好生态环境的物质基础,是万物生长之基。在生态小区中,地形改造的目的,是为多种生物生存创造立地环境。应充分利用地形的起伏变化来增大绿化面积,并创造不同的生物生长环境,从而提高生物多样性,充分发挥多种生物的生态功能。2.营造适合人类及其它生物生存的水环境。水能改善环境,人居于水体较多的小区中会感觉很舒适。比如水能调节小气候、活化景观、增加空间层次和大气湿度。同时水又是其他生物生长所必须的物质。生态住宅小区应充分利用地形建造水体,形成良好的水环境,循环利用和节约水资源,让水充分发挥其保证水生生物生长的生态作用。3.植物配置突出本土植物特色。植物是居住区的主要因素,本土植物生长好,适应性强,在生态小区中应大量采用,并且力求做到常绿树与落叶树、乔灌草的合理搭配,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功能。4.活动设施与场地营建应突出以人为本,创造满足居民户外活动的舒适、健康、生态的空间。生态小区中的建筑小品、水体、道路、设施等尺度要合适,要以适合各个年龄阶段居民使用,充分发挥其以人为本的生态功能;并注重特色空间的营造,使居民对自己的居住环境产生认同感,对居住社区产生归属感,从而达到营建和谐的、人与生物共生共荣的生态小区。
其他文献
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使“东亚经济周期(EABC)研究”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日趋凸现,本文选取10个代表性国家(地区),以实证方法对1970-2004年东亚经济周期进行了相关性检验和
卫生监督体系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执行国家卫生法律法规,维护公共卫生秩序和医疗服务秩序,保护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自2001年8月成立
中国现代广告业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较大规模,由此催生的中国高校广告教育也历经26个年头。高校广告教育与广告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媒介的进化及广告业态环境的变化
近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导致了大批享受不到父母关爱、得不到学校良好教育的农民工“留守子女”这一特殊群体的出现。这些“留守子女”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网民的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上购物也由于其快速、便捷、无时空限制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
本文采用我国1981-2003年农产品进口和农民收入变化的数据,对农产品进口和农民收入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在短期内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但
我国商法和西方商法由于历史传统、社会经济结构等诸多因素的不同,而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历程。在西方,商法的产生、发展、独立化的过程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是一种内发型的法
知识经济时代强调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和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一项战略性管理职能。有满意的员工才有令人满意的业绩,进而才会有满意的顾客
湖南是农业大省,粮、棉、油、果、茶、菜、麻、猪、禽、鱼、药(中草药)等大宗农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自2001年入世以来,我省农业在取得了较快发展的同时,农产品出口规模
建筑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工程项目投资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关系到人民生命、国家财产安全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保证和提高建筑工程项目项目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