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H.264/AVC是ITU-T和ISO联合推出的新标准,采用了近几年视频编码方面的先进技术,以较高编码效率和网络友好性成为新一代国际视频编码标准。
H.264/AVC仍基于以前视频编码标准的运动补偿混合编码方案,主要不同有:增强的运动预测能力;准确匹配的较小块变换;自适应环内滤波器;增强的熵编码。测试结果表明这些新特征使H.264/AVC编码器提高50%编码效率的同时,增加了一个数量级的复杂度。实际中恰当地使用H.264/AVC编码工具可以较低的实现复杂度性得到与复杂配置相同的编码效率。故实际编码系统开发需要在运算复杂性和编码效率之间进行折衷,兼顾考虑。
本课题以实现不同平台(PC与DM642)上的基于H.264/AVC的实时编码器为目标。工作可以分成以下两个阶段:
第一、编码器C代码的设计与优化。这部分工作在PC平台上实现,主要包括重新设计程序框架、数据结构,采用快速而有效的算法,牺牲少量的性能换取大幅速度的提升,以及针对PC平台的指令集优化。其中作者负责程序框架、数据结构的设计,各个模块的整合,以及程序的调试。这一阶段的工作作为后续工作的基础,要求代码不但运行快速,而且需要有较好的稳定性以及可移植性。本文第三章主要讨论这阶段的工作。
第二阶段为基于TMS320DM642 DSP的编码系统实现。这一阶段将实现一个简单的基于Ti DSP的编码演示系统,该系统包括视频的采集,编码,以及重建图像的回放。工作主要集中在PC编码核的移植,演示系统的软件构建,以及DSP平台下代码的优化。作者采用TI的建议,利用RF5(Reference Framework 5)对编码核以及外围采集、显示模块进行整合,并对PC编码核进行了一定的修改。最后采用线性汇编,针对某些模块进行改写,以提高运行效率。本文第四章将着重讨论DSP的实现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