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年以后,一系列的系族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上显现。系族的实质是实施多元化战略的企业集团。按照控制系族的资本主体的性质分类,系族可以分为国有系族和民营系族。由国有资本实际控制的系族称为国有系族,而由民营资本实际控制的系族称为民营系族。考察日、韩经济崛起的历史,实施多元化战略的财阀或财团的形成和发展,在其国民经济腾飞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中国的经济发展道路不同,国有系族和民营系族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都至关重要。本文以招商系和鸿仪系作为两类系族的代表阐述和分析了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有着悠久历史的招商局,改革开放后从实施以航运为中心的多元化发展,发展航运、港口、工业区综合开发等产业,又逐步进入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领域;借助资本市场吸收社会资本,利用国有资产管理和运营的改革政策整合国有资产,招商系逐步形成并发展壮大。利用港资背景和地方市场的优势,湖南民营资本鸿仪集团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多元化产业扩张,先后进入房地产和市政工程、建材、旅游等产业领域;2000年开始利用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国有法人股转让的机会,通过资本运营平台公司先后控股国光瓷业、安塑股份、张家界等上市公司,作为融资平台和产业整合的平台,并通过大有期货等涉足金融领域,初步形成建材、医药、旅游、金融为主业的产业布局,鸿仪系产生。两类系族产生的主要宏观背景是国有资产结构性战略调整和中国资本市场的单一性发展。以招商系为代表的部分国有企业集团,依据自身的优势,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在国家支柱产业、公用事业、自然垄断等产业领域实施多元化战略,能够获得较稳定的现金流。同时国有系族不存在融资困境。约束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国家相关政策的约束和内源发展动力的不足。民营系族具有内在发展的动力,主要涉足竞争性较强国有企业战略性退出的产业领域,因而能够发展壮大起来的民营具有较高的竞争力和资本运营效率,但是融资困境和市场进入壁垒制约其发展。民营系族实施多元化战略是解决融资困境和强化内源性发展的有效途径。但在公司治理不完善的情况下,系族内部有可能积累较高的系统风险,并影响国家金融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