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20年间,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下简称珠三角)城市化、工业化和机动化发展迅猛,顺德区位于珠三角腹地,复合大气环境问题严重。为遏制大气污染恶化,国务院和广东省人民政府相继出台了2014-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严控顺德区(珠三角)大气污染的要求。面对顺德区当前环保投入大、大气环境改善不明显的现状,本研究有针对性地在制定顺德区年度大气污染控制措施的同时,开展控制措施的达标预测及费效评估以确保其达标可行及费效合理。研究依据2014-2017年广东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目标要求,结合顺德区当地的大气污染现状和特点,编制了顺德区2015年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基于编制的顺德区2015年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研究制定了相应的大气污染排放控制情景,并应用国际先进的CMAQ模型进行了空气质量模拟,应用达标规划评估工具和人体健康效益评估工具进行了实施计划的颗粒物达标可行性分析和人体健康/经济效益评估,并利用大气污染物排放削减量与单位减排/控制成本对工业点源的末端整治费用进行了粗略估算。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顺德区13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中PM2.5和PM10年均浓度可达年度标准的数量分别为8个和6个,相比于2014年的达标状况有较大改善,两个国控站点PM2.5和PM10的年均浓度平均值分别为40.6μg/m3(目标浓度43μg/m3)和60.3μg/m3(目标浓度66μg/m3),皆能满足实施方案目标要求。费效方面,工业点源治理成本估值为3495.60万元,其中顺德区电厂治理、工业锅炉整治和工业过程源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费用分别占2.4%、32.6%和65%。实施方案执行后空气质量改善可带来的总经济效益共计3556万元,其中各健康终端中全因死亡、全因住院和全因门诊的减少量对应的经济效益分别占总效益的76.2%,22%和1.8%。总体上,顺德区2015年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具备达标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