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区BIPV气候适应性策略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heng80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能源利用是地球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内容。长期以来,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建筑一直是最大的“能耗体”,但在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于建筑中后,建筑终于可以作为“供能体”来供给工作、生活的能源需求。为了在建筑中充分发挥光伏发电的生态性,提出了BIPV设计理念。BIPV设计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会导致PV系统发电效率和建筑室内物理环境的改变。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气候条件对BIPV设计产生不同的影响。本论文研究对象为武汉地区BIPV设计的气候适应性策略,主要分为四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首先阐释了PV板的倾斜角度、方位角,阵列间距等与PV发电效率的关系。然后探讨了太阳能辐射、温度、风和雨雪等对BIPV设计的影响。并初步分析了在不同的气候分区下BIPV设计中应考虑的气候因素。在此基础上,第二部分分析了对武汉地区BIPV设计影响最关键的气候因素。结合武汉地区独特的气候特征,对本地区太阳辐射、温度等与PV系统的姿态角度、PV板安装位置、安装方式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武汉地区的电力负荷曲线与年PV发电负荷曲线的对应关系。论文的第四章“策略研究”属于第三部分,主要是探讨在武汉地区BIPV设计中,PV板角度(倾斜角、方位角)的最佳取值范围;PV阵列最适宜间距。并通过对几种形式的PV墙、PV屋顶的发电性能和建筑性能进行比较,确定最适合武汉地区气候条件的形式。PV遮阳板是本论文重要讨论的内容,综合了遮阳、采光、发电三方面的要求,对武汉地区PV遮阳板的安装位置和安装尺寸、角度进行了策略研究。第四部分为应用设计部分,在系馆屋顶加建BIPV项目的设计中,探讨了PV屋顶、PV墙体、PV遮阳的具体方案应用,并在项目建成后,进行了数据实测。
其他文献
颐和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不仅是人类园林艺术史上的瑰宝,也是人类生态文明史上的传世杰作。它由最初北京西北郊的一处天然湿地,经历代不断生态优化,最终于清乾隆时期升华成集
近些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渗透和历史城市保护意识的提高,名城保护体制逐步完善,保护规划已经成为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重要一环。然而传统的工作方法,难以处理海量的基
本文基于城市经营的问题导向,在对城市经营的发展演变、理论实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城市经营的概念和内涵,提出了城市经营的理论框架。从城市战略经营与城市经营运作
学位
今天,在全球经济与能源双重危机的背景下,人们呼唤绿色生态、提倡可持续发展的声音已经受到全世界的关注。购物中心的诞生与发展,见证了社会的不断进步,迎合了消费者对美好生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近年来受到了普遍重视,但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整治工作的实施并不理想,规划的实施过程中面临着拆迁矛盾、资金压力、本色危机等诸多现实问题。保护
本文通过详细回顾1988到2007年上海近现代历史建筑保护领域的制度建设、典型实践,以透视和展现背后价值认识和保护观念的发展。 研究中根据历史建筑保护事业面临的主要矛盾
学位
街道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城市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对提升整个城市形象和品质起着关键的作用,其设计将影响到整个城市公共空间的质量。随着汽车增加、城市拆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