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艺术中的象征,是通过构筑出具有特定特征的空间形式或外部形象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涵义,表现出特定环境中的自然及社会文化特征,进而达到建筑师与使用者之间情感上的交流。象征,就存在方式而言,是一种人类文化现象;就心理过程而言,是一种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思考方法。目前,关于象征的研究,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宗教、文学、戏剧、雕塑、绘画、建筑、心理学、哲学、美学等,纷繁复杂、包罗万象。但是,从目前掌握的材料来看,关于象征的研究比较分散,缺乏系统的研究。以下是一些比较重要的研究成果:1、黑格尔的艺术发展观;2、审美移情派的象征学说;3、象征主义文学运动;4、弗洛伊德和荣格的无意识心理学;5、卡西尔和苏珊·朗格的符号论美学;6、象征人类学;7、《象征世界的语言》和《象征之旅》;8、《中国象征文化》。本文首先阐述了象征产生的根源、象征的特点、层次及分类等关于象征的一般理论,接着,从历史角度比较了东西方建筑艺术中象征体现,从而总结象征的审美特性,再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建筑象征的因素以及建筑象征的特点。在对建筑象征进行表象的分析之后,深入剖析了象征的审美心理生成因素。最后,通过建筑裁体的选择,再通过对比、分解、变形等手法的具体操作对象征的意义进行诊释,找出能够与人的情感产生共鸣的建筑形象的共性。从象征文化的角度来欣赏建筑艺术,可使我们对建筑艺术的理解更为深刻。借助象征的视角,可以帮助我们由表及里,完成从建筑表象到建筑本义的认识过程,从而完整认识建筑文化的全部涵义。虽然象征构思在建筑创作中具有一定的局限,但对创作具有一定的人文、地方特色的建筑有不少可资借鉴的长处。我国正处于建设大发展时期,本文希望能由此探索出一条既适应时代特点又反映人文精神特色,符合美的规律的建筑创作道路,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艺术文化有所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