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大学生性犯罪现象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势头强劲,且呈现蔓延之势。而中国当代,卖淫和其他商业性领域出现女大学生的身影也已是不争的事实,除了传统而直接的“卖淫”以外,也有新兴而含蓄地充当已婚“大款”的“情人”、“小蜜”等现象,这些现象在危害女大学生本身身体、心理健康及阻碍其前途的同时,也带来了社会对大学生团体的信任危机。现实中遇到的问题,我们需要在理论上及时做出研究、获取解决措施,以引导这些女大学生重回正途,也是高校及整个社会文化建设的需要。我国当代少数女大学生的性犯罪现象,不仅关乎女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是否正确,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她们在婚恋观、性观念、性自由观上的变化轨迹。研究当代女大学生性犯罪行为这一现象,除了解决这一犯罪学领域的问题,也对帮助这些女大学生重新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价值观、以及在大学校园、和谐社会的发展和建设方面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在当今时代的社会类型转变、西方性思潮的冲击作为大背景的基础上,以女性的视角,运用将女大学生与高校男生区分性别分析的方法,从我国当代女大学生性犯罪的现象以及所体现的特征入手,对其成因及其对策进行了较为深入且视角独特的探讨。论文结构简述如下:第一章,当代女大学生性犯罪概述。在第一章中,指出了典型的女大学生性犯罪现象为卖淫、聚众淫乱和“被包养”现象,并据此归纳出该种犯罪的客观特征,对女大学生及高校环境的危害。第二章,当代女大学生性犯罪的成因分析。女大学生较之男生,有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这是本文进行论证的重点。基于此,可以从主观、客观两方面出发,将女大学生性犯罪的成因细化到青春期心理、女大学生性心理、女大学生性犯罪心理、家庭及学校的性教育、社会扭曲价值观对女大学生的直接影响等因素,分别论述。第三章,女大学生性犯罪的预防对策。第三章的内容与第二章一一呼应,针对前章得出的成因,提出了转变家长教育观念及方式、完善高校管理体制、建立以年龄为标准的传媒内容分级制等切实可行减少或预防女大学生性犯罪的对策。“象牙塔”是一面镜子,通过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及生活环境能够真实反映社会现状。女大学生的性犯罪现象由女大学生自身主观因素出发,也与经济、文化、教育等深层次的社会因素有关。预防女大学生性犯罪,应重在转变家庭传统刻板的教育模式、强化高校管理机制,加强对女大学生的性意识、性道德教育,应志在优化社会环境,减少诱发因素,提高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唤醒社会的情感,关注当代女大学生的情感、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