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云南政权,传统观点多侧重从革命史的角度对其分析,称其为“西南地方实力派”,强调它的半独立状态,很少看到或有意忽视它与中央政府的正常联系。关于南京国民政府对云南的统治,也一概以“反动”、“剥削”“压迫”等词汇来界定。对于云南与国民政府中央的关系,大多纠缠于龙云与蒋介石个人之间的恩怨情仇,没能通过地方政权和中央政府的两位最高领导人的关系来看地方对中央的认同,及中央一体化政策在战时的重要性。1935年5月10日,蒋介石偕宋美龄、吴稚晖、晏道刚等由贵阳飞抵昆明。这是蒋介石首次到云南,正如龙云在欢迎宴会上所言,他的到来打破了历代国家元首巡视边疆省区云南的记录。1936年4月22日,蒋介石偕钱大均等再次飞抵昆明。蒋介石的两次巡视,对于抗战爆发前加强国防建设,推进国家一体化建设有积极的意义。但此前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几乎无人进行过系统全面的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档案及相关报刊资料入手,主要探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转换思考角度,跳出蒋介石与龙云个人间的恩怨情仇,正确看待地方政权与中央政府的关系。视南京国民政府为民国时期合法的中央政府,系统地梳理1935—1936年蒋介石对云南的两次巡视时云南政府的前期筹备、蒋介石一行人在云南与龙云政权的互动等情况。从正面看待蒋介石巡视云南这一历史事件,认为其目的不仅是“追剿”红军,解决地方实力派,更重要的是加强西南国防基地的建设,实现中央一体化。第二,基于同时期蒋介石对川滇黔一同巡视的历史事实,本文将蒋介石一行对这三个地区巡视的原因、情况、影响一起作简要的比较研究。因为针对各省的情况,蒋介石指示的侧重点不同,从中亦可反应出蒋介石对该地区的期望值。而蒋介石一行人因异地而异的措施,对川滇黔各政权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第三,以蒋介石巡视云南为连接点,检讨蒋介石的西南之行对近代中国及西南边疆社会的影响。力图揭示南京国民政府中央与云南地方政权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联系与凝聚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的历史事实,从而全面展示云南与内地从“边陲到中心双向打通而密接的过程”,进一步论证和深化方国瑜先生“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理论。第四,对蒋介石在云南推行的一体化政策进行反思。认为蒋介石中央政府出于国家统一的需要对云南进行联系和笼络是必要的。蒋介石力图实现云南地方政权的“中央一体化”政策是无可厚非的。但蒋介石始终汲汲于中央与云南地方政权之间政治上的“统一或不统一”,对云南与内地日益加强的联系与凝聚,即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却视而不见。强行将云南纳入一体化的统治下,暂时实现了中央与云南地方政治上的统一,却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