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根据胸痛中心建立前后急性心肌梗死就诊情况进行比较,观察县级医院胸痛中心建设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时间及效果的影响。方法:按照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建设县级胸痛中心,选取2017年1月到2019年5月之间宜丰县人民医院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2017年1月到2018年4月之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对照组A组,A组为胸痛中心成立前就诊的患者,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就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B组,B组为胸痛中心成立后就诊于胸痛中心的的患者。对选中患者的一般基本资料(性别,年龄等)及s2FMC、首份心电图时间,心脏标记物检测时间、心衰发生率、再灌注率、转院率、30天再住院率以及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等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共入选12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组胸痛中心成立前就诊的患者共57例,其中男性病人39例,女性病人18例,NSTEMI患者26例,STEMI患者31例,平均年龄为63.59±16.81岁。B组胸痛中心成立后就诊的患者共68例,其中男性病人47例,女性病人21例,NSTEMI患者35例,STEMI患者33例,平均年龄为65.98±13.47岁。与胸痛中心成立前的对照组A组比较,成立后的观察组B组在首次医疗接触(s2FMC)、首次抗血小板时间、首份心电图时间和肌钙蛋白时间均显著性下降。对照组A组心衰发生率为56.1%,直接再灌注率为12.5%,转院率为64.3%,30天再住院率25.6%,胸痛中心成立后观察组B组心衰发生率为23.4%,直接再灌注率为85.5%,转院率为8.8%,30天再住院率5.8%,两组之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B组在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低于于对照组。结论:胸痛中心成立后有效的缩短了心肌梗死患者在院内的FMC、首次抗血小板时间、首份心电图时间和肌钙蛋白时间,明显提升了再灌注率,减少了患者的心衰发生率和转院率,提高了县级医院心肌梗死救治效率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