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媒社会的崛起已经成为一个锐利的文化事实,它不仅宰制着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对象和内容,而且也在重新组织和改造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风尚,甚至影响着人们传统的文化心理结构。本文把现代传媒所建构的历史语境作为研究20世纪90年代文学转向的文化景深,从“社会文化思潮”角度就“现代传媒与文学”范畴提出新问题,聚焦于“现代传媒语境”在整合刷新社会文化情势中“文学转向”的动态复杂性。本文没有对文学所有活动及其现象进行面面具到的关照,而是选取几个重要的问题进行探讨,在“问题”与“深入”层面体现创新性。本文选择了这样几个问题展开探讨:在“传媒视域中的文学生态”中,分别从作为消费文学、作为工具文学、作为精神创造的文学以及作为改造的文学等四个方面对进行论述,深度呈现文学各种功能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在“文学与意识形态的新关系”中,分析了在传媒覆盖下“新意识形态”及其“家族”的产生,分别从文学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暧昧遇合”、文学与商业/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能指狂欢”、文学与精英意识形态的“异趣呈现”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复杂性;在“作家姿态的复杂转向”中,不仅从大众文化写作转移、“触电”写作转移、个人化写作转移、日常化写作转移和其他形式写作转移等几个方面,论述了作家写作转移的复杂路向,而且分析了这种转移所产生的原因,并由此造成的美学困境;在文学“走向新民间”中,着重从文学叙事的民间视角开拓、文学叙事的审美范式转换、文学叙事的影视修辞征用以及“新民间”所带来的审美启蒙和人生启蒙,进行了深入阐释;在“文学自由的可能与不可能”中,主要从文学的媒介性、文学的策划性以及文学的经济性等几个维度,分析在20世纪90年代传媒语境下文学自由的可能与不可能;文章最后指出,只有文学作为人类的精神家园,才能使人“诗意地栖居”,由此,文学不仅永远不会终结,而且还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呈现出更加复杂多变的文化转向和异彩纷呈的生命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