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立和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制度、推动公共租赁住房的健康发展是未来城镇住房保障改革和创新的方向。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在当下既是一项伟大的惠民工程,更是一项体现政府职能转型与升级的创新工程。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和发展,有利于更好的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的问题,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同时发展公共租赁住房也是政府社会治理和房地产市场调节的有力工具。政府通过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与管理,可以有效地调动住房建设的社会资源向着公租房调配,进一步促进和保障住房的相对公平。本文在吸收国内外有关理论基础上,并根据太原市公共租赁住房发展的实际和运行现状,研究和设计出了与太原市公共租赁住房相适应的居民满意度模型。本模型在衡量公共租赁住房居民满意度时,不仅仅局限于以往模型比较关注的住房特征、小区区位因素等方面,而是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居民对小区文化满意度、投诉与抱怨的处理满意度以及小区救助和就业培训满意度等软指标,这将有助于得出更为客观的满意度结果。由于太原市公共租赁住房除极个别是分散安置外,绝大部分是集中安置的,集中安置的公共租赁住房只在龙康新苑一个小区。在该公共租赁住房小区内,拥有我们需要调查的各个年龄段、各个层次的人群,即调查样本较为全面。因此,本文将龙康新苑小区的公租房住户作为调查对象,通过比例抽样(即将调查问卷按一定比例平均分配到每个公共租赁住房单元楼)的方式获取调查数据。本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太原市公共租赁住房居民满意度的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太原市公共租赁住房居民满意度总体为基本满意的水平。随后,本文在此基础上借助SPSS分析软件对调查数据又进行了因子分析,旨在查明太原市公共租赁住房居民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经过分析后发现,太原市公共租赁住房居民满意度影响最大的为公租房的住房特征及周边配置。最后,本文根据调查问卷分析结果及太原本地实际,为提升太原市公共租赁住房居民满意度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