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JAK1/STAT1信号转导通路与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髋臼软骨发育不良中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8日龄的新西兰大白兔30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20只,对照组10只。实验组使兔右后肢呈屈髋伸膝位时用管形高分子塑料固定8周以制作DDH模型,固定的右后肢作为实验侧,对照组同等喂养,其右后肢不做任何处理作为对照。8周后根据X线片中髋臼指数、股骨头脱位程度、Shenton线是否连续来判断造模情况。随机选取9只造模成功兔和9只对照组兔,分别解剖其实验侧后肢及正常后肢,观察髋关节整体形态学的变化,将髋臼软骨制作成HE标本,在显微镜下选取合适视野,整体观察软骨细胞变化。使用免疫组化特殊抗原抗体结合法,分别检测实验组及对照组软骨细胞中p-STAT1、p-JAK1、Caspase-3、Bcl-2以及Bax的表达情况。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两组软骨细胞中STAT1、p-STAT1、JAK1、p-JAK1、Caspase-3、Bcl-2以及Bax的蛋白表达情况。TUNEL法检测髋臼软骨中是否有细胞凋亡以及凋亡的程度。将配对样本实验结果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讨论各凋亡相关因子以及JAK1/STAT在兔髋臼软骨发育不良过程中的表达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实验组与对照组髋臼样本形态差异明显,股骨头向外、向上脱位,实验侧髋臼盂唇呈内翻状,形态较对照侧变肥厚,髋臼、股骨头轮廓失常且结合松弛不紧密,圆韧带异常肥厚且松弛,整体呈不稳定状;关节软骨表面色泽变化明显,呈异常黄色状,触及可感不平整,可见散在溃疡。(2)HE染色后,各对照组样本软骨细胞形态良好、细胞排列整齐。实验组样本软骨中细胞形态、大小不一,出现空泡细胞,中层细胞排列紊乱,肥大细胞层细胞减少,排列不规则,失去正常柱状结构,可见少数成簇软骨细胞。软骨基质增多。(3)实验组髋臼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0.05)。(4)免疫组化法检测p-STAT1、p-JAK1、Caspase-3、Bax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灰度平均值均增加(P<0.05),Bcl-2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灰度平均值均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5)Western blot检测STAT1、p-STAT1、JAK1、p-JAK1、Caspase-3、Bax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增高(P<0.05),同时Bcl-2和Bcl-2/Bax比值实验组较对照组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6)TUNEL法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凋亡率有显著差异。结论(1)髋关节脱位或半脱位会引起髋臼软骨中凋亡相关因子的异常表达,可能诱发了髋臼软骨发育不良。(2)JAK1/STAT1信号通路在髋关节脱位或半脱位过程中异常表达,其异常激活与表达可能引起下游各凋亡因子的异常表达,从而引起并加剧了髋臼软骨发育不良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