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评价左西孟旦治疗失代偿性心功能不全的近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方法:160例心力衰竭患者(NYHA心功能Ⅲ-Ⅳ级或KillipIII级)按计算机产生随机序列号分为左西孟旦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病人均常规吸氧、卧床休息,进行持续心电、血压监护,并给予利尿剂、血管扩张剂、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螺内酯、抗凝、抗血小板、他汀类等药物治疗,酌情给予洋地黄类药物。左西孟旦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左西孟旦,疗程24h,先以负荷剂量12μg/kg静脉推注不小于10分钟,再以0.1μg·kg-1·min-1静脉匀速泵入,50分钟后酌情调整剂量至0.2μg·kg-1·min-1。分别记录治疗前及治疗72小时患者呼吸困难情况。应用心脏超声仪器分别测定治疗前及治疗24-48小时LVDD及LVEF。分别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24-48小时血浆BNP值。于治疗前及治疗1天、3天、5天、9天分别评价两组病例心功能分级。记录两组患者院内死亡及住院天数。监测治疗前及治疗后1天、5天、9天的血清肌酐变化。分别记录用药期间发生的心律失常、低血压的例数。随访3个月,统计两组患者再住院率、病死率及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研究结果:1.治疗后左西孟旦组呼吸困难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左西孟旦组呼吸困难改善至少达到有效的可能性是对照组的2.489倍(95%CI:1.3152-4.7162,P=0.005)。2.治疗后左西孟旦组LVEF较治疗前升高[(31.82±6.32)%对(28.68±6.39)%,P<0.001]。扣除治疗前LVEF的影响(治疗前LVEF为协变量,F=157.54,P<0.001),治疗后左西孟旦组LVEF改善优于对照组[(31.82±6.32)%对(31.3±5.51),F=7.10,P=0.009]。治疗后两组LVDD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BNP均明显降低(均P<0.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左西孟旦组下降更显著(P=0.001)。4.治疗后心功能好转情况左西孟旦组优于对照组:左西孟旦组心功能好转至少达到有效的可能性是对照组的2.058倍(95%CI:1.3266-3.1734,P=0.001)。治疗后随时间延长,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均越来越显著。左西孟旦组在治疗第3天、第5天和第9天使心功能好转至少达到有效的可能性分别是对照组的2.122倍、2.433倍和2.837倍(P=0.006、P=0.002和P=0.001)。5.两组住院天数无明显差异(P=0.612)。治疗后左西孟旦组与对照组院内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20.0%对23.8%,P=0.492),但左西孟旦组较对照组减少15.6%。3个月内病死率和再住院率左西孟旦组较对照组分别下降25.0%和26.7%,但均未达统计学差异(P=0.160和P=0.149),而联合终点事件(死亡或再住院)则明显低于对照组(51.2%对70.0%,P=0.033)。6.安全性评价:治疗后两组肌酐均增加,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西孟旦组低血压发生率较对照组增加58.7%,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385);与对照组相比,左西孟旦组有增加心律失常的趋势(较对照组增加66.7%),但亦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114)。研究结论:1.左西孟旦可明显改善失代偿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用药72小时的呼吸困难症状。2.左西孟旦能有效改善失代偿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增加左室射血分数。3.左西孟旦能降低3个月联合终点事件。4.左西孟旦对肾功能影响小,但有增加低血压及心律失常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