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杀意念与自杀尝试间的转化与干预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why_w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在全世界每年有超过80万的人死于自杀,《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13年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自杀是导致15-24岁年龄组中死亡的主要原因。降低和减少自杀的关键是自杀预防,而自杀预防的核心在于识别高自杀风险个体,有调查显示只有31%的自杀行为者被准确识别为高危个体,所以对自杀高风险个体的预测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焦点。伴随着对自杀问题的关注,这一领域的研究更加深入,涌现了大量的自杀理论,由于传统自杀理论没有对自杀意念和自杀尝试进行区分,使得依据传统理论制定的相关的预防和干预策略效果不明显。近年来学者们提出了“意念-行为”框架下的自杀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解释和预测因子与自杀尝试相比有着不同,二者是两个不同过程,这为自杀预防研究开启了新局面。本研究以“意念-行为”框架自杀理论为指导,在考察当前大学生自杀意念和自杀尝试的现状与特点的基础上,分析自杀意念与自杀尝试之间的转化过程与转化机制,并根据自杀意念向自杀尝试的转化过程设计干预方案,检验干预效果。具体分为以下四个研究:研究一通过选取吉林、辽宁两省四所高校568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进行《自杀意念量表》、《自杀尝试量表》两个量表的测试,分析当前大学生的自杀意念、自杀尝试的现状与特点。研究二通过在辽宁某高校选取对14位相关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中的程序性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进行开放式译码、主轴译码和选择性编码,对所获资料进行深入的分析、整理和归纳后,提取相关概念和范畴,辨识出影响自杀意念向自杀尝试转化的核心要素。研究三一方面分三批共抽取965名大学生对国外的《心理痛苦耐受性量表》进行修订,对新发现变量心理痛苦耐受性进行结构与测量研究。另一方面设计了包含多个自杀尝试影响因素的大学生自杀行为形成机理的实证研究模型。通过对86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检验自杀意念向自杀尝试转化的构成要素。研究四针对前面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中发现的影响自杀意念向自杀尝试转化的三个主要构成要素,以“意念-行为”模型和正念认知疗法为理论基础,结合安全计划,设计大学生自杀行为的综合干预方案。将36名有自杀意念的大学生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六周的干预,检验干预方案的效果。本研究得出以下研究结果:(1)自杀意念发生率为23.06%。并呈现出女生比例高于男生、大四年级高于其他年级、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文科类高于理工类、单亲高于非单亲、家庭条件较差的高于家庭条件中等和家庭条件较好的特点。自杀尝试检出率为4.40%,并呈现出女生比例高于男生,大二学生比例高于其他年级,文科类高于理工类的特点。(2)辨识出影响自杀意念向自杀尝试转化的核心要素主要有自杀能力、心理痛苦、心理痛苦耐受性,其中自杀能力主要体现在掌握自杀方式、忍受躯体疼痛,它促进了大学生自杀意念向自杀尝试转化;心理痛苦强化了大学自杀意念向自杀尝试转化过程;心理痛苦耐受性主要包括管理痛苦和忍受痛苦,它减弱了大学生自杀意念向自杀尝试转化。(3)修订的《心理痛苦耐受性量表》中文版包括管理痛苦和忍受痛苦两个维度,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在中国大学生中适用性良好,可以作为考察中国大学生心理痛苦耐受性的测量工具。(4)大学生自杀意念正向预测自杀尝试;心理痛苦在大学生自杀意念与自杀尝试之间起中介作用;心理痛苦耐受性在大学生自杀意念与心理痛苦之间起调节作用;自杀能力在大学生自杀意念与自杀尝试之间起调节作用;自杀能力在心理痛苦与自杀尝试之间起调节作用。(5)干预组的自杀意念、自杀尝试、心理痛苦、自杀能力、心理痛苦耐受性前测与后测差异显著。对照组自杀意念、自杀尝试、心理痛苦、自杀能力、心理痛苦耐受性前测与后测差异不显著。大学生自杀行为的综合干预方案适用于自杀尝试的干预研究,显著降低自杀意念,降低心理痛苦,抑制大学生的自杀能力,使心理痛苦耐受性显著提升,降低自杀意念向自杀尝试的转化。本研究在“意念—行为”框架自杀理论基础上开展了研究,调查了当前大学生自杀意念和自杀尝试的现状与特点,并分析了自杀意念向自杀尝试转化的构成要素,对建立的自杀意念向自杀尝试转化的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设计了大学生自杀行为的综合干预方案,通过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对比发现,方案对降低自杀意念向自杀尝试转化的干预效果较好,丰富和发展了“意念—行为”框架自杀理论。
其他文献
数字化赋能背景下,短视频不断升级发展,并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在此背景下,信息过载加剧,大数据衍生的算法推荐成为当今视频传播的显著特征之一,其为用户打造专属“乐园”,精准“掌控”观看喜好,成为用户打发碎片时间的尚好选择,但在这样的算法推荐下,在感知体验、社会环境及符号传播等层面产生了不容忽视的问题与冲突。文章以抖音为例,剖析其算法推荐引发的伦理冲突及原因,并从推送流程、素质提升、规则机制的角度提出改
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本文通过梳理新中国建立以来学前教育"小学化"相关政策,将时间顺序划分为"滋生期""恶化期"和"改善期"三个阶段,对学前教育"小学化"所处的情景——国家、社会和市场的关系进行脉络分析,认为国家在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的作用力由强变弱,教育界影响力较弱,市场力量在20世纪末期逐渐得到加强,市场趋利性是未能彻底实现学前教育去小学化的原因。
文章阐述了数字贸易概念,从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和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两方面分析了中国数字贸易发展现状,研究了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额和出口结构,探寻了数字贸易背景下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在数字贸易背景下推动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蝉在古代具有独特的文化意象,多见于红山文化玉器、商周青铜器、汉代玉琀及冠饰当中。受早期的图腾崇拜和巫文化影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赋予了蝉“不死复生”的文化内涵,道家推崇羽化成仙,佛家追求轮回转世,儒家则把他奉为独善、清高的处世准则。文化的多样性,自然在器物的形制、纹饰、艺术风格上留下淡妆浓抹的一笔。
排便障碍是骨科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关于术后排便障碍影响因素及干预的国内外文献,分析骨科手术相关因素与术后排便障碍的关系,并从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日常生活管理等方面总结术后排便障碍的常用干预方法,为骨科术后患者排便障碍的预防及干预提供参考。
西周时期早秦青铜器的出土地域在陇坻以西,即今陇东南地区,其他地方尚未发现。这与《史记·秦本纪》的记载或有出入。近年整理出现的《清华简·系年》较为清晰地勾勒了秦人入周的轨迹,结合西周时期早秦考古陇东南毛家坪、李崖、西山三遗址情况,可以发现青铜器纹饰具有厚重的文化意义:秦人学习和效仿西周礼制,思想观念未发生大的转变,审美观念受周文化影响,青铜纹饰多以继承为主,兼有局部改变和创新。这些青铜器纹饰表明早期
随着我国全面进入数字化时代,智能技术渗透到各个行业,为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本文梳理了数字时代工艺美术活性传承的新语境、新思路,并通过分享实践项目“智能技术活化金山农民画”的架构设计、数据集建构、智能生成、人机交互的过程,来探讨智能技术如何赋能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
目的 了解广州市5岁以下腹泻儿童人芽囊原虫感染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广州市儿童医院、广州市妇婴医院和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5岁以下腹泻患儿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患儿基本情况、生活环境、健康状况等信息。采集腹泻患儿粪便样本,提取核酸,通过PCR检测、序列对比确定是否感染人芽囊原虫。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5岁以下腹泻儿
OBJECTIVE:To evaluate Sterculia diversifolia stem bark and leaves for phytotoxic, genotoxic and enzymes inhibition potential. METHODS:Phytotoxic activity of both stem bark and leaves were screened usi
期刊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视频平台流量的倾斜以及国家政策法规的颁布,富有乡土气息、充满温馨的“三农”短视频乘着东风在短视频行业脱颖而出。“三农”短视频的出现不仅为城市居民带来新的观看体验以及在城市务工的群体带来思想慰藉,也给各地的农民、农业、农村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以2020“金稻穗奖”八位获奖者的抖音号为研究对象,每位博主视频数量差距较大,故选择他们2020年整年的视频作为研究样本,本文运用文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