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视野下当代中国国际战略演变的规律及其启示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6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自此开始了当代中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而这一历程也正是中国国际战略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是中国决策者们观念先行、运筹帷幄的过程。本文以全球化视野来观察中国国际战略发展演变的历程,从而总结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希望能给人以启示。   本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总结了全球化发展历程,从全球化概念入手,在分析全球化不同发展阶段的基础上,动态揭示全球化的本质--实质上是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并最终落脚到全球化对国家对外战略的制定和决策的影响--以全球思维来制定国际战略,进而为第二部分中国国际战略的演变和发展的论述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重点以全球化的视野,梳理了当代中国国际战略的演变和发展。在全球化进程中,当代中国国际战略发展到现在共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末,全球化遭遇冷战出现中断,中国国际战略在美苏两大超级大国的夹缝中出露端倪。从开始义无反顾的“一边倒”到60年代“两个拳头”再到70年代“一条线”,一路有惊无险,波折不断。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全球化在对峙中迅速扩张。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人敏锐的捕捉到这一讯息,中国国际战略做出了重大调整与转变。从“和平与发展”正成为时代主题这一战略判断出发,真正“不结盟”的全方位和平外交全面铺开。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对全球化形势下的国际战略环境作出准确的判断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全方位外交。多边外交成为对外战略的亮点。使中国国际战略的进一步发展,并为21世纪中国对外战略理论体系构建了基本框架。   第四阶段,进入21世纪,全球化的发展为中国和平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新挑战。对此,中国形成了和平发展道路为核心的国际战略,积极应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局势和层出不穷的新挑战。中国将会一直致力于自身的发展和世界的和谐。   在每个阶段,都从其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的特点出发来谈不同的国际战略的内容及特色,尤其注重中国国际战略的内在传承性和不断发展性。   第三部分,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总结中国国际战略发展规律。将其概括为六个方面:一是,国际战略与国家发展战略的相互协调;二是,国家利益与国际利益统一是国际战略的最终目标;三是,国际战略环境是制定国际战略的前提和基础;四是,国家实力是国际战略制定的基本依据;五是,国际战略一直处于动态调整中;六是,国际战略立足于和平发展。   第四部分,以自身不完备的国际战略知识和对中国国际战略不完全的认识,来谈对现世甚至后世中国外交发展的启示。我国要不断推进观念变革,从整体意义上建构国家战略体系;继续坚持独立自主,不遗余力促进世界和平;着力运筹外交总布局,加强外交总规划的部署;仍要韬光养晦,积极争取有所作为。   总之,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国际战略思想为指导,运用逻辑与历史分析的方法,历史纵向剖析中国国际战略的演变与发展及其规律,为当下及未来中国国际战略决策提供了有益借鉴与启示。
其他文献
环境问题已经日益成为影响人们日常生活以及人类生存状况的重要因素,从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上发表的《只有一个地球》到“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出,再到国际社会为减
东北亚区域一直以来就是世界格局中各大国矛盾冲突与利益交汇的地区,这一区域的政治、经济、制度等方面的多元化以及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冷战时期形成的各种矛盾使东北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