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根DNA力学性质的研究及双成像和多通道单分子技术研发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wanderch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深入的了解和研究,人们发现在DNA的复制、转录、重组等生物学过程中DNA的力学性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们对于单根DNA分子的弹性性质做了很多研究,通过对单根DNA分子的力与长度的测量,可以测定分子的力学性能;证明聚合物弹性理论;揭示机械应力下引起的结构转换;为酶作用在DNA上的力学实验建立一个实验和理论框架。然而,生物体内DNA分子的情况较为复杂,我们有必要研究双根甚至多根DNA分子的力学性质。而且近年来,单分子操纵与检测的技术不断发展,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  我们实验室已经建立了磁镊系统。它把实验分子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玻片和一个磁性小球上,然后外加一个磁场来控制磁球,从而对生物分子进行拉伸或扭转。通过磁球位置的变化,可以计算出生物分子的长度、受到的力以及扭矩。实验中我们通过蠕虫链模型找到理想的双根DNA分子,然后测量其在不同力下,不同转数下的长度,据此用麦克斯韦方法计算出双根DNA分子的相对扭矩。实验表明双根DNA分子在引入一转时,长度会有非常明显的减小,之后的变化则较为平缓。扭矩受到外部施加的力、转数及分子间距的影响,同一外力下,扭矩随转数的增大而增大;同一转数下,扭矩随力的增大而增大;两根DNA分子之间的间距对于双根DNA分子的扭矩也有一定的影响,同一力同一转数下,两根DNA分子间距大的其扭矩也大。  一般的磁镊系统只能对DNA分子施加力学操纵,在此基础上,我们设计了一种双成像磁镊系统,能实现对DNA分子进行力学操纵的同时进行荧光信号的探测。利用双光路在水平与竖直两个方向观察生物分子和细胞样品,得到的结构和功能信息互相校验,反映出样品在三维空间随时间的变化,结果更具说服力;该系统兼具微纳米尺度力谱和光谱的优势,既可以直观地检测到单个细胞或生物分子的长度和受力大小,也可以观察到它们的图像。  和其他单分子技术一样,磁镊一次只能研究一个分子,为了提高检测效率,我们改进了一种多通道的光学检测系统。该系统中的多通道反应室中每个反应室对应一个单独通道,每个单独通道都检测一个单分子级别的反应,所以多个反应室产生的荧光不会相互重叠、相互影响,所获得的图像中阳性和阴性对照鲜明,这样统计多个反应室的结果,就可以在待测物为微量的情况下得出精确、稳定的实验结果。这套系统中加了淬灭装置,提高了系统的检测精确度。
其他文献
拉曼光谱技术可以在空气和水存在的环境中指纹式、非侵入地鉴别化学分子,尤其是可以在多种化学物质共存的条件下通过鉴别特征峰确定每种化学物质,因此有望成为一种通用型的化学
本文在有效场理论的和切断近似的框架内,研究随机磁场和晶场作用的混合自旋横向伊辛模型的临界性质和磁化行为。  首先,考察了二模磁场中随机晶场作用的混合自旋横向伊辛模型
电化学电容器,具有功率密度大,循环充放电次数高,性能稳定,免维护等特点。作为一种新型的电能存储装置,由于其巨大的使用价值,吸引了人们广泛的研究。其中以碳基材料为电极的双电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