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次研究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当代中职生的心理适应特点与客观存在的生活事件,使广大教育者通过教育与健康指导,确保中职生形成正确的自我价值发展观,进而有效促进中职生的生活心理适应性,促进中职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性发展。为了探究中职生生活事件,自我价值感和心理适应的关系,让学生提高中职校园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在理论意义方面初次评价中职生生生活事件、自我价值与心理适应之间的关系,近年来国外的研究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也不是集中在中职生这个群体,并且大多集中在对单个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中职生生活事件、自我价值感、心理适应三者系统关系研究的比较少,此研究可以为国内中职生这三方面系统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现实意义方面,进一步了解中职生的主要生活事件、自我价值观状况和生活心理适应性状况。探讨生活事件、自我价值观和心理适应性之间的关系。为了促进中职生形成正确的自我价值发展观,为提高中职生的心理适应性寻找途径和方法,为中职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提供新思路。我们的研究针对福建省内7所不同类型和地区的中职学校的600名学生进行展开调查,以调查问卷的方法,通过线上和线下调查相结合的模式。选用了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ASLEC)、青少年心理适应性量表、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为测评工具,对中职生生活事件,自我价值感和心理适应三者进行了差异性分析、相关分析和自我价值感的中介效应检验,得出了如下结论和经验启示:(1)青少年心理适应性量表、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ASLEC)、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对于中职生具有适用性:对研究工具青少年心理适应性量表、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ASLEC)、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进行了信度效度检验,发现这三个量表在中职生中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857-0.956之间,所以认为这三个量表在中职生中适用,可以作为测量中职生稳定性工具。(2)性别成为研究中职生生活事件、自我价值感和心理适应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三者得分在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中职生的生活事件影响得分女生高于男生,男生受生活事件影响程度比女生低。在自我价值感方面,中职男生的自我价值感显著高于中职的女生,在心理适应方面,男生的心理适应性高于女生。(3)不同年级在职生生活事件、自我价值感和心理适应三者间也存在差异,中职生的自评生活事件在年级上存在差异,中职三年级学生受生活事件影响程度低于中职二年级和中职一年级学生,但结果并不显著。中职生的自我价值上,中职三年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显著高于中职一年级、中职二年级的学生。中职生的心理适应性上,五年专三年级的学生心理适应性显著高中职三年级的学生。(4)不同专业、学校类型、生源地和是否独生子女方面,除了中职生生活事件生源地上有显著差异性,文史类学生自我价值感高于理工类学生外,中职农村学生受生活事件影响程度显著高于中职城镇学生外。三个变量在不同专业、学校类型、生源地和是否独生子女方面差异都不显著,但也有一定的差异,也要引起我们的关注。(5)中职生生活事件、自我价值感和心理适应三个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中职生的生活事件与心理适应性成负相关,受生活事件影响程度高的学生,其心理适应能力也比较弱;心理适应性与自我价值感呈现显著正相关,自我价值感越强的人同样具有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自我价值感与生活事件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性,受生活事件影响程度越小的同学,其自我价值感越强(6)自我价值感通过影响生活事件作用于心理适应,所以自我价值感具有部分的中介作用。自变量生活事件影响对因变量心理适应性的中介效应不完全通过中介变量自我价值感的中介来达到其影响,生活事件影响对心理适应性存在直接效应。(7)对中职教育实践中的启示: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中职生容易受生活事件的影响,自我价值感的水平也不高,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通过各种方式,保护中职生免受生活事件的影响,提高中职生的自我价值感水平,增强其心理适应能力,为中职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