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对隐喻映射过程的影响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ly7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亚里斯多德以来, 隐喻的研究已在语言学领域引起了无数学者的研究热情。他们研究并写了许多关于其本质与功能的书籍及文章。隐喻的研究范围已经涉及到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领域。现在的主要成果有:对比论,替代论,相互作用论 和认知理论。所有这些理论都反映了人们对隐喻本质的理解,同时,也为对隐喻作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来,隐喻研究的中心已从过去研究其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转变为研究其作为一种认知手段上来了。换言之,隐喻已经不仅仅被认为是一种修辞方式,或者只是一种修饰语言的手段,而是一种认识世界的认知工具。人们从认知的角度对隐喻的研究产生了许多理论,最为著名的就要数 Lakoff 和 Johnson 提出的概念隐喻了(conceptual mapping)。Lakoff 和Johnson 对隐喻的阐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野,使我们对隐喻有了更深的理解。许多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理解。 然而,隐喻作为一种映射过程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Gluchsberg 和Wilson(1990)从范畴化和相似性角度对隐喻映射过程的影响。例如,从范畴化角度,他们发现,句子“The ideas were gold”比“The ideas were Platinum.”更容易被人理解。因为 gold 和 platinum 虽然都是贵重金属,但是 gold 和 platinum 在贵重金属这一范畴中,gold 比 platinum 更具备类典型的特征。所以,“The ideas weregold.”比“The ideas were Platinum.”更易理解。从而解释了范畴化对于隐喻映射过程的影响作用。 尽管一个没有语境的隐喻句是很少见的,隐喻作为一种话语形式,从语境角度对其的研究并不多。束定芳(2002)指出,隐喻是一种语言使用现象,只有在一定的语境中才又可能产生。孤立的词不可能成为隐喻。我们在“词典中找不到隐喻”(Ricoeur,1977)Black (1971)说,只有在一定的语境情况下,隐喻才能实现。一个隐喻表达可能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理解可能。虽然他们都意识到了语境在隐喻识别和理解中的重要作用,但是他们都没有进一步说明语境在这一映射过程的准确作用。他们好像已经理所当然的肯定了语境的作用,而觉得没有必要对其进行科学的分析。到底语境是怎样影响隐喻映射过程的, 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回答。本文试图从三个角度来回答语境对隐喻映射过程的影响作用,那就是,语义语境,语用语境和认知语境。
其他文献
随着对干细胞的不断深入,应用干细胞进行毒理学研究正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利用干细胞实验模型进行毒物安全性评价和毒性机制研究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用人干细胞直接评价
在习得第二语言/外语的过程中,对于学习者而言,词汇学习是最重要也是最必不可少的任务之一;但是,词汇学习也是最具有挑战性且有时令人沮丧的一项任务。为了帮助学习词汇,词汇习得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铁道粘油罐车在石化领域内使用越来越普遍,承担着原油、重油等物资的运输,约占货车总数的18%。由于原油、重油等物资在环境温度较低时粘度大且容易凝固,流动
"佛系"在网络上的走红,受到了青年群体的大力追捧,这一现象对青年群体形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态度有了些许的转变。对"佛系"的表征进行解读分析,"佛系"青年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进入了以经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现代通信技术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化时代,世界经济得到飞速发展。突飞猛进的经济增长也使传统的官僚
自1974年,Rook等人从氯化消毒后的自来水中检测到氯仿开始,饮用水的安全问题就越来越备受关注。随着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剑水蚤的污染问题也已经越来越突出。剑水蚤
文化缺省是作者与其意向读者交流时对双方共有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它是写作中一种与认知相关的交际策略,是认知交际过程的自然结果。但由于文化缺省是一种特殊的文化
微博是近几年来互联网行业兴起的新兴事物。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网络传播工具,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用户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的普遍青睐。青年大学生是微博使用的主流群体,微博日益成为
煤炭开采对矿区含水层造成极大破坏,引起含水层空间分区变化,导致区域地下水循环发生改变,进而引起区域地下水资源重新分布。山西即是煤碳大省更是缺水大省,煤碳开采会进一步加剧
<正>江苏省苏州市平江区人口计生委不断探索,着力破解流入人口综合管理难题:抓牢协会载体、实行部门综合治理,按照"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原则,努力实现以现居住地为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