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财产保险的可保利益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b53d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逐渐完善,人们的财产越来越多,商品生产和商务贸易越来越发达,财产保险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之,财产保险纠纷案件也逐渐增多起来。在财产保险纠纷中,涉及可保利益问题的案件占有很大比例。但我国《保险法》对财产保险可保利益的规定有着很多缺陷,使保险司法实务中的随意性增大,不利于矛盾的解决和保险业的拓展。本文尝试将财产保险可保利益的基本理论和司法实务结合起来全面剖析可保利益在财产保险中的实质和作用。除引言和结语外,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论述财产保险的可保利益:一、财产保险可保利益的一般界定。论述了财产保险可保利益的要件:经济上的可计算性、可确定性、合法性。财产保险可保利益的作用,主要论述了避免赌博行为的发生、防止道德风险的发生、限制损失补偿限额,防止不当得利等三个方面的作用。二、财产保险可保利益的主体。财产保险可保利益主体的归属应归属于被保险人。在财产保险可保利益主体的类型问题上,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几个类型:1、对财产享有法律上权利的人,包括物权人、股东、占有人;2、在财产上负有法律责任的人;3、因有效合同而拥有利益的人;4、享有事实上期待利益的人。三、财产可保利益的时间效力。论述了目前流行的几种学说,并认为仅要求被保险人在保险事故发生时具有可保利益,即可认定保险合同有效。四、财产保险可保利益的变动。分为可保利益的移转、处分、消灭三种类型。在可保利益的移转方面又分为法定移转和约定移转。法定移转主要有继承、破产两种情形,笔者认为法定移转是自动移转,不需要办理保险合同的相关变更手续,保险合同继续有效;约定移转主要是由保险标的的转让所引起,本文介绍了目前主要的几种立法例,即从物主义、对人主义和折中主义,认为从物主义为原则的让与通知主义为最佳立法例。可保利益的处分主要是共有人和合伙人转让可保利益的问题。可保利益的消灭分因保险事故的发生或保险标的的灭失两种情况。五、财产保险可保利益的软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财产保险的可保利益原则逐渐出现了软化的现象,主要体现在可保利益主体方面的软化,善意的被保险人被承认具有可保利益;可保利益移转方面的软化,受让人只要对标的物具有事实上的经济利益关系,并且这种经济利益关系不为法律和社会公德所禁止,它就具有正当性,就可以成为可保利益;可保利益在司法实务中的软化,法院应该在坚持最大诚信原则的前提下,从保险事故发生后谁将是经济上的受害者的角度,努力去寻找或解释出可保利益,来支持保险合同的效力。最后笔者认为虽然财产保险的可保利益在理论研究和保险实务中还有存在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但必将在我国社会经济和保险业的发展中逐步完善起来。
其他文献
目的在对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的病理进行针对性分析后,探究如何全方位加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方法此文主要回顾分析了在我院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病例30例,结合老年医学科
咽痒咳嗽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但是常常缠绵不愈,给患者生活,工作,学习带来极大困扰,为提高临床疗效,本着痒消则咳止的理论,我们试着从咽痒出发,将咽痒分为实痒和虚痒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行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37例病例资料。肿瘤位于左侧14例,右侧22例,双侧1例。肿瘤直径0.8~8.9
金融业对外开放,传统借贷业务的利润空间压缩,迫使我国银行业必须发展中间业务,以提高竞争力和获得利润。中间业务的发展水平已成为商业银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此背景下,
面对新的国际经济和市场竞争态势,以往的成本管理方式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不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和竞争优势的获得。本文在论述战略成本管理与价值链理论的基础上,阐述
城市道路是一个城市的骨架,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树木是绿化材料的骨干,它既能美化环境,也能保护和改善环境。通过对包头市五十多年的道路绿化变迁的调
目的 :提高鼻腔恶性肿瘤的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 16例鼻腔恶性肿瘤的CT表现 ,结合双盲阅片 ,评估CT对鼻腔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16例
本文对影响肝癌预后的临床相关因素进行了探讨,重点分析了年龄、性别、肝功能状况、肝炎活动等对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以促使肝癌远期疗效的逐渐提高。
写作作为语言交际的四大基本技能之一,可以有效地促进语言知识的内化,培养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准确反映学生的综合语言水平。近二十年来,国内外有关英语写作教学的研究源源不
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而广泛的影响。传统经济组织内部的信息具有高度不对称性,计量成本较高,因而传统的内部控制理论具有强制控制的